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鞭长莫及的故事典故

鞭长莫及的故事典故

【注音】biān cháng mò jí 【成语故事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这句话,后来简缩为成语“鞭长奠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出处】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相近词】爱莫能助、力不从心、鞭长不及 【反义词】不在话下、绰绰有余 【使用】 ◎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眼瞅着软件上的这一致命缺憾却又束手无策或鞭长莫及,这就是网络社会的现实与未来。

标签:

猜你喜欢

盘古开天地文言文 上下五千年电子...
如何探索古籍数字化文献的无限魅力? 为什么选择上下五千年电子版免费阅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传统的纸质书籍虽然珍贵,但它们...
牛郎织 光明与黑暗的起...
光明与黑暗的起源:一曲神秘的交响 在遥远古老的时代,世界尚未被太阳温暖照耀,地球仍是一片漆黑如墨的地球。这个时候,一切生物都生活在无尽夜晚中,他们只依赖星...
31个中国经典民间故事 中华古韵电子书...
一、中华古韵:电子书的五千年旅程 二、智慧传承:电子书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书不仅仅是纸质书籍的一种替代品,它更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小毛驴和大灰狼的故事 明朝覆灭之谜权...
权力的分散与中央集权的衰弱 在明朝晚期,皇帝权威受到严重削弱。由於宦官干政、皇子间的争斗以及地方势力的兴起,中央集权逐渐失去控制。地方豪强和藩王实质上拥有...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