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窗户是用什么做的
其实古代人在冬天还是非常艰苦的,没有玻璃做的窗子到了晚上还透风,可能发明纸张以后情况就有所改善了,但在这之前古人的窗子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其实古代的窗子也不会都长一个样子,我们看到那种格子很多的窗户一般不会放在最外面,外面的门和窗基本都是实心。而且用来糊窗子的东西也非常麻烦,更重要的是不牢固,一阵大风可能就白糊了。那古人究竟用什么办法过冬呢?千万别就此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今天的窗户全都装玻璃,但这是非常近的事。如果年纪大一点的朋友还会记得,农村的窗户,基本上都是用薄纸糊的。似乎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纸是汉代发明的,到现在不过两千多年历史,可在房屋上开窗户的历史可太久远了,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那么,在纸发明之前,窗户上都糊什么呢?难道大敞着?其实,这要分情况讨论。因为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房屋还很简陋,就像个帐篷。在下面开门的同时,只是在最顶上开一个小洞,一来透气,二来冒烟。这就是最早的“窗”。
现在的“窗”字,还保留了原始的意思。“窗”是由“穴”和“囱”组成的。现在我们还管烟道叫“烟囱”。而苏州一带,仍然管烟道叫“窗”。所以,“窗”和烟“囱”本来是一回事。而且囱(cong)和窗(chuang)的发音,在上古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原始的住宅形式,在今天很多少数民族还保持着。例如鄂伦春人的住宅,就是用桦木和桦树皮、兽皮搭成一座帐篷似的房子,顶上开洞,就是原始的“窗”或“囱”。这个洞透气、出烟,当然不需要糊任何东西。冷吗?当然冷。那怎么办?要么烧火,要么忍着。
今天仓库、牢房也有类似的结构,不开大窗,只是上面有一个装着栅栏的透气孔。不过,这种住宅毕竟是比较原始的,很快,人们就修建起高大的住宅,从汉代流传下来的陶楼模型可以看出,汉代的窗户,和今天的比例就差不多了。
汉代陶楼,和今天比例相似的窗户
从上图密集的窗棂来看,汉代的窗户,自然也是要糊东西的。当然,窗子上糊什么,这在贵族就不叫个事,人家有钱,装什么都可以。一是可以用宝石。《世说新语》里说晋武帝的房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这时候纸已经发明,但人家仍然用琉璃来装窗户,比今天的玻璃贵多了。
不过,晋武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其实,用来放在窗户上挡风的材料有很多。根据陈启新先生《糊窗纸史考》,有如下几种:
二是可以用云母。云母为天然矿产,揭成薄片是透明的,古人用来装在窗户上。这也只能用于富贵之家。
梁简文帝《谢惠屏风启》称:“云母之窗,惭其丽色;琉璃之扇,愧其含影。”三是贝壳,有一种窗贝,即海月,贝壳近似圆形,极扁平,薄而透明,古人嵌在门窗上,可以透光。《昭明文选》有郭璞《江赋》:“玉姚海月,土肉石华。”这种东西虽然也不便宜,但比起宝石来算是容易得的了。
海月
四是骨胶制品。羊角熬胶,做成透明薄片,如鱼枕明角,鱼类头部软骨、鳞甲或鳃盖刮去不透明物,浸蒸压平后,可以镶在小窗上。今天的老宅子,还保留着一种叫“明瓦”的东西,镶在窗户上,可以透光。这种明瓦,材料各不一样,北方没有贝壳,就用云母磨成薄片;南方有用贝壳的,也有把羊角熬成胶,做成透明薄片的。明代南京有一条街叫“明瓦廊”,就是专门生产羊角胶片明瓦的地方。
无论明瓦,还是海月、云母、琉璃宝石,都不可能做成太大的一块,所以古代窗户的窗棂特别密,以便一小块一小块地安上去。今天玻璃都是整块整块的,窗棂就消失了。上面这些东西,保暖效果和今天的玻璃差不多,甚至有过之。但是,关键是: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普通百姓一般用这么几种东西:一是用竹和草。老百姓就拿竹草编成帘子,挂在窗子上。所以古诗里经常出现“蓬窗”的字样,可是,这种蓬窗不透光,房间里黑糊糊的,所以有一个说法叫“不欺暗室”。二是用木板。现在很多江南的窗户还是这样,白天把窗板支起来,晚上放下来。当然,支起来,房间里会冷;放下来,房间里会黑。三是用牛羊尿泡。这是在网友留言里得知的,应该盛行于西北地区。
至于纸发明之前有没有用布糊窗的?说也奇怪,按理说应该有,但小编没有找到有力的材料。只有直接用窗帘,就是不在窗户上安东西,通过在窗户后挂帘子的方法挡风。比如石虎《邺中记》:“太武殿西有昆华殿……辄开大窗皆绛纱幌。”然而,这也是有钱人家的做派了。
可见,普通人家的日子,无论是原始社会的什么都不糊,还是蓬草、木板,保温效果都很差,在冬天实在是不好过的。其实,用纸糊窗户的习惯,也不是从汉朝纸一出现就有的。这是到了唐宋,从上层社会流行开来的。在没有纸糊窗户的时代,大家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的材料全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