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讲君子的人生当有三乐,分别是天伦之乐,为人之乐,教育之乐。他在《尽心篇》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相比亚圣孟子,老庄哲学也提倡人生的三乐,即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道法自然,主张生命个体的自由发展,这是庄子哲学的精髓,后两者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是老子屡屡倡导的。
助人为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不私自藏存,尽量帮助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察自然规律,所以他的道是善于施与而不同人争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支英国部队奉命去攻夺敌人的高地,枪林弹雨中,一位连长无意间瞥见一颗手榴弹落在一位小战士身边。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把小战士压在身下。轰隆一声巨响,连长抬头再看时,惊出一身冷汗。就在他起身后的片刻工夫,一颗炮弹落在了他刚才匍匐过的位置上,把那里炸出了一个大坑。而那颗投过来的手榴弹,不知什么原因,敌人竟忘记拧开盖子。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佛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确,帮助别人无形之中也在提升自己。佛家有施舍、布施的说法,与老子的圣人不积有着异途同归之妙。佛典《大乘义章》说:“以己财分布于他,名之为布;痀已惠人,目之为施。”布施的种类有很多种,通常可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财布施又分为内、外在施,以自己的体力、脑力施舍于人,如助人挑水担柴、参加公益劳动等,称为内在施;用钱财、饮食药物等救济贫病人的叫外在施;用讲解去解脱众生精神之苦的谓之法布施;最高一层的就是奉献自己的生命舍身忘我地急人所急、难人所难的无畏施。无畏施是布施中的极端,到达了为之舍身的地步。布施的行为完全出于怜悯心、同情心和慈悲心,而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具有利他的性质。
《金光明经舍身品》中记载有佛祖身为王子之时舍身饲虎的故事:“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有一国王,名曰大车。王有三子:摩诃波罗、摩诃提婆、摩诃萨埵。是时大王纵赏山谷,三子皆从。至大竹林于中憩息。次复前行见有一虎,产生七子已经七日,第一王子作如是言:七子围绕,无暇寻食。饥渴所逼,必啖其子。第二王子闻是说已:哀哉此虎,将死不久。我有何能,而济彼命。第三王子作是思念:我今此身,于百千生虚弃败坏,曾无少益,云何今日而不能舍。时诸王子作是议已,徘徊久之,俱舍而去。
萨埵王子便作是念:当使我身,成大善业。于生死海,作大舟航;若舍此者,则弃无量痈疽恶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便利不净,筋骨连持,甚可厌患。是故我今应当弃舍,以求无上究竟涅槃,永离忧悲无常苦恼,百福庄严,成一切智,施诸众生无量法乐。尔时王子兴大勇猛,以悲愿力增益其心。虑彼二兄共为留难,请先还宫,我当后至。尔时王子摩诃萨埵遽入竹林,至其虎所,脱去衣服,置竹枝上,于彼虎前,委身而卧。菩萨慈忍,虎无能为。即上高山,投身于地。虎今羸弱,不能食我,即以干竹,刺颈出血。于时大地六种震动,如风激水,涌没不安。日无精明,如罗侯障。天雨众华及妙香末,缤纷乱坠,遍满林中。虚空诸天,咸共称赞。是时饿虎即舐颈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
白话版本是这样讲的,话说在过去世,有位国王大车带着三位王子出外去游玩。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一只雌虎正给七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但雌虎为了充饥,似乎正要吞食小虎。大王子说:“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爱子喂奶。依我看,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二王子说:“可怜的母老虎,将要死亡,我有什么办法能拯救它的性命呢?”两位王子在老虎身边徘徊许久,终究没有办法救得老虎性命,就离开远走了。三王子听见两位哥哥的话语,暗自下决心以身饲虎,等哥哥们远去之后,他独自走入竹林,他走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眼,却闭著嘴巴不吃他。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摩诃萨埵下定决心舍身供养,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他找来一截尖锐的竹子,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著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了王子的肉体,只剩下一堆白骨。
佛祖慈悲,普济众生,一切有生命之物都能得到他的平等善待。从表面上看,小王子的布施似乎损失了生命,其实这是带着世俗的眼光看问题的结果。布施所要度脱的正是这种把持肉身不能得大自在的束缚,摩诃萨埵舍身救虎,自得涅槃境界,成为无上佛祖。
毕竟,人性自私,世人追逐名利贪得无厌,无所不用其极殚精竭虑地谋取财富,大有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悭吝表现。当代僧人明旸法师说:“人们都有悭吝,不舍,贪得无厌之心,对于钱财物质,不但不肯施舍给人,而且贪得无厌,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所以就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甚至杀人放火,谋财害命,不择手段贪求财物,做出种种恶业,感召恶报。”清人陈自崖撰写一幅对联说:“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何必斤斤计较于钱财而耗费心神,舍得舍得,有施有得,多一份施舍,就多一份因为放下而得到的满足。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佛祖说:“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最大的快乐是给予人帮助。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佛言“同体大悲”,是从佛教人溺己溺的慈悲济世精神出发,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自己的双手,或给予救济,或给予鼓励,或给予依止,自觉觉他,度人自度。现在,慈善业十分发达,捐赠几成一种美德,有捐赠者因为施舍他人而造就了凌驾于受赠人之上的优越和高大,内心充斥着自私的快乐,其实这种心态又何尝不等同于精神上的贪婪呢。因此,捐赠者该保持一颗谦卑真诚的心去作慈善,真心感谢受赠人,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有了机会回报社会,因为有机会,才可发挥慈善,内心充满富足的快乐。正所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上帝又岂能让捐赠者空手而回,总会在某个时刻将阳光投射进他的内心。
责编:紫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