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风古代神话中龙九子之一被视为镇宅的瑞兽
。它在中国民俗中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同时具有辟邪安宅的能力。在李东阳版“龙九子”中,嘲风以其喜冒险和登高远望的性格被塑造,它常被筑于殿角之上,成为走兽的一种形象。此外,由于嘲风与其他两只龙子“虫勿”、“虫弯”、“虫全”以及鳌鱼有相似之处,有时它们会被混淆。
据《菽园杂记·古诸器物异名》所载,“螭〈虫勿〉”,即嘇風,其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而“〈虫弯〉 〈虫全〉”,其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脊上;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由此可见,“螭〈虫勿〉”与“嘇風”的习性和位置无二,是同一物。
李东阳版“龙九子”的由来是明朝时期李东阳为了答复明孝宗对民间“龍生九子”的疑问而创作出的。而杨慎后来又对这一列表进行了修改,并提出杨慎版的新龍九子,其中删除了「喫風」,增加了「螭吻」。
总结来说,“喫風”的本名就是「螭〈蟲勿〉」,而「鳌魚」则是對於«蟲八»、「蟲夏」(蚣蝮)的合稱。因此,在不同的版本中,对於這些傳說中的生物有著不同的命名與解釋,但他們共同的地位和作用卻是鎮宅、辟邪的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