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李密牛角挂书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回响
他曾经亲眼目睹隋炀帝两次对高丽的进攻,尤其是第一次那场惨败,让人不禁感叹这位皇帝的执着与狂妄。第一百多万隋军兵士,只有二千七百人逃回,这样的损失未能改变他的决心。隔一年,他又发动了第二次攻击,亲自率领大军北上辽东,并在后方派遣大臣杨玄感督运粮草。
杨玄感虽为隋炀帝的近臣,但因父亲杨素被猜忌而早逝,他对隋炀帝怀有深仇大恨。当时机成熟,他决定利用这一机会推翻现任君主。他以督运粮草为名,征发八千多民伕和船工前往前线,那些年轻力壮的人们因受苦难和劳役之苦,对此表示极大的不满。
有一天,杨玄感集合民伕,说:“当今皇上无视百姓生死,让成千上万父老兄弟死于辽东,我们不能再忍受这种情况。我也来干这件事,现在我决定跟大家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听到有人带头反抗朝廷,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因此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随后,杨玄感编组民伕队伍、分发武器,以准备进攻隋军。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缺少一个谋士协助出谋划策,便想到了身处长安的好友李密。李密家世显赫,是北周和隋朝贵族中的成员,从小便在宫廷侍卫,不仅聪明过人,还深受宰相杨素赏识。
然而,由于少年时的一次表现被认为不老实,被免去侍卫职务,李密并未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学习,最终决定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当他骑牛读书时,被宰相所见并受到赞赏,从此得到宰相推荐,与杨素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后,在关键时刻,被请来帮助策划推翻隋炀帝的大业。
面对挑战,李密提出了三种打败官军的方案:一是截断退路,使其前无立足之地;二是在西夺取关中地区,以凭险坚守;三则直接攻打东都洛阳。这三个方案各有利弊,但最终选择的是第三个方案,即直接攻打东都洛阳,因为那里留有部分守兵,可以更快取得胜利。不过,此计最终未能成功,因遭遇宇文述等将领追击,最终失败而亡。
尽管如此,在混乱中逃脱生的李密,也没有放弃反抗的心志。他计划偷偷回到长安,却仍被捕送至行营。半路上,在用钱财贿赂押送官兵之后趁他们醉酒逃跑,这才摆脱了危险。但随后的几番冒险及变换身份,都没能找到靠山或重建起义力量,最终不得已改姓换名,将自己隐匿起来。此间,每每走投无路之际,或许会悄然思考那些曾经发生的事,以及即将到来的命运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