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中国历史的逆袭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便是封建王朝的国策。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巩固统治和发展农业生产,都推行了这种政策。李悝变法首次系统性地提出重农抑商思想,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供应,以此来维护政权。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儒家兴起,他们提倡“民为贵、商为贱”的观念,这种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完全实践,但它奠定了后来对商业不利的理论基础。在秦汉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大量人口投身军事与农业,而商业活动受限,因此这段时间内尽管有试图放宽限制的情况,但整体上还是维持了重农抑商的态度。
到了唐宋时期,当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商品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一些官员如龚遂等人开始鼓励农业生产,并限制非必要的手工业活动。这一阶段虽然有少数改革尝试,如唐代开设盐铁所以增加政府收入,但总体来说仍然保持着对农业的优先考虑。
明清两代,对于重农抑商政策更加严格。在明朝中叶之后,由于东林党人的影响,加之朝廷对海外贸易开放后导致税收减少,对待民间资本态度变得更加警惕。而清初雍正皇帝更是强调“士工三分之一”,即士、工、 商中士最为重要,将其作为天下之本务,同时认为其他二者都是末也。这一观点直接反映出清朝对于封建秩序稳定的担忧以及满洲贵族对汉族资本家的威胁感知。
直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民族工业出现,以及外界文化影响力增强,使得百姓观念发生变化,从而逐步放松了对外贸易和内部商品交易的一些限制。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重农抑商”一直是一个持续不断且深刻影响到的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结构,也决定着社会经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