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趣的名人故事风雅钱塘中的湖光何物如何以诗歌形式动人心弦
在南宋时期,西湖的孤山以南,每当黄昏降临,《水灯》便会在施食亭(如今已不存在)附近浮现,其红光灿烂,犹如紫色的火焰,从施食亭缓缓移动至西泠桥,然后返回。若遇风雨交加之夜,《水灯》的亮度将增添几分神秘感,而在皎洁的月光下,它们则变得柔和。最令人惊叹的是,在电闪雷鸣的夜晚,这些《水灯》竟与闪电进行一场“争光”的舞蹈。当时,有位书法家金一之居住于湖西庆山顶二十余年,他每年都能目睹这种奇异的景象。著名文人周密在他的笔记《癸辛杂识》中记录了这一壮观景象,并认为这些《水灯》即是苏东坡所描述的《湖光》。
早在北宋时代,苏轼曾在他的诗作《夜泛西湖·组诗四五两首》中描绘过这段情景:他写道,“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显然,苏东坡认定《湖光》的存在与寺庙有关,但他并未揭示其具体构造和运行机制。在那个科技水平较低的时代,要制作出能够移动且能与闪电相互辉映的人为发光装置,无疑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大工程。
清初,一些人再次目击到了这神秘现象,如陆次云在他的笔记《湖需杂记》中提到,他与洪升一起冒着大雨去游览西湖,那时候他们看到了一串串红色点点,在雨幕中的跳跃不定;而海宁人的查人英也留下了类似的记录。他提到:“突有火光十数团浮动纵横,倏忽不见”,怀疑那可能是用来捕鱼的小型探照灯。但从描述来看,这种装置似乎不足以解释那些古代文献所述的情况。
然而自近代以来,没有关于此事的进一步报告或考察。这是否意味着现代科技已经足够高超,以至于无法复制或发现这些古老传说中的奇迹?抑或它们只是流传千年的传奇故事?直到现在,我们仍旧不得而知,《湖 光》的真实面貌究竟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