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寓言故事风雅钱塘中的湖光如同诗中动人的情感深藏在民间故事的波澜之中
在南宋时期,西湖的孤山以南,每当黄昏降临,《水灯》便会在施食亭(如今已不存在)附近浮现,其红光灿烂,如同紫色的诗意。《水灯》缓慢地移动,从施食亭向西泠桥方向前行,然后再返回。若是风雨交加之夜,它的亮度将增添几分神秘,而在皎洁月光下则显得更加柔和。当电闪雷鸣声此起彼伏时,《水灯》竟与闪电竞相辉映,仿佛在与天空争艳。在那个时代,有一位名叫金一之的书法家,在湖西庆山顶居住了二十多年,每年都能目睹这份奇观。而著名的文学家周密,就曾在他的笔记《癸辛杂识》中记录了这一奇迹,并认为它可能就是所谓的《湖光》。
据明代田汝成所著《西湖游览志余》,他对周密的记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种“水上飞动而又会与雷电共鸣”的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像是有人为制作的一种装置。这种说法,与苏东坡早就提出的关于《湖光》的描述相呼应。在苏东坡的一首诗中,他写道:“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这里也表明了苏东坡认定《湖光》的本质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事物,与寺庙有关联。
然而,对于这样的发光装置,无论是在清朝还是后世,都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说明其存在。陆次云在他的笔记《湖需杂记》中提到,当他和洪升一起夜游西湖时,他们看到了一串红色的点点,在雨中的波涛里轻轻摇曳。而到了道光十三年的夏季,一位海宁人查人英,也有类似的经历,他留下了一段文字:“突有火光十数团浮动纵横,倏忽不见,湖面如墨。”根据查氏的话语,这可能是人们用来捕鱼的小型探照灯,但从具体的情形来看,这样的“火盆”并不能完全解释周密或苏轼描述中的奇观。
近现代以来,没有任何可靠的人证或者事实上的证明显示出有关这个神秘现象的新发现。不过,由于现在西湖上各种各样的灯饰设备众多,如果想要进一步考察这件事,就必须克服这些现代技术带来的干扰。至今,我们仍然不知道那被称作“非鬼非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