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故事大连市(Dalian)名称的由来与民间故事中的隐喻交织
在中国近代历史故事中,大连市的名称由来颇具迷雾。唐初,这里被称作“三山浦”,后又改称“青泥浦”。明清时期,地方居民将其称为“青泥洼”,而海口则有多种命名,如“青泥海”、“三山海口”或“金州海口”。
光绪五年(1879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保留四艘船只驻扎于大连湾,以壮声威。这是较早的一次官方文字中出现的大连湾之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其他奏折和史籍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写法,但最终人们普遍使用了“大连湾”的名字。
据日人浅野虎三郎编著的《大连市史》,该地区最早被记录为大连湾是在1860年的英国测量师约翰·瓦特的地图上。此外,该书还提到,瓦特在制定地图时参考了明朝万历年间传教士柴伊斯脱的古地图,这表明在万历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有对此地用"大连湾"一名的记载。
至于为什么叫做"大 连湾"?存在多种说法,如形似褡裢、销售褡裢路经此地、原名" 大蛎湾"因不雅而改等。但由于民间早已流行使用这个名字,它逐渐取代了其他称呼,最终成为官方认可的名称。大 连市得名于这里,并且它最初兴建的大连湾镇逐渐扩展到了东、西青泥洼渔村。一八二三年,一条关于租借旅大的条约促使沙俄将这一地区命名为"Dari Nyi"(意为距离彼得堡遥远的地方)。然而,在日俄战争后,这个名字被更换回成了现在我们所知的大 连市,从1905年2月10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