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11月有哪些著名的小气鬼他们在社会中的趣事又是怎样的
古代的吝啬之风,究竟有多深?我们来看看那些以节俭著称的人物,他们在生活中的小心翼翼,以及对金钱的执着追求。
清代的汤斌巡抚,以其清苦自励而闻名。一次,他发现家中账本上记录了一笔鸡蛋费用,不禁怒火中烧。他责问儿子:“你知道苏州物价高昂,与我老家的价格不一,你为何还敢买?”汤斌罚儿子跪地,并命令他回老家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唐代时,荆州长史夏侯处信以吝啬见称。一位客人来访,他秘密告诉仆人准备两升面足够二人食用。但是,当客人告辞后,夏侯处信急忙叫停,却已无法改变事实。于是,他命仆人将已经和好的面烤成饼作为工作餐,表明即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浪费。
五代时期的张允吏部侍郎,以极端吝啬闻名。他为了防止妻子私自取钱,便将所有钥匙佩戴于腰间,使得行走声响四方。然而,在兵变发生后,被发现并失去了所有财产,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过度小心与恐惧。
最后,还有大词人的韦庄,他以诗书知音著称,但同时也因其严格分配每日所需而被世人传颂。在儿子夭折后,妻子想要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而韦庄却坚持要剥下衣物,只留下孩子曾睡过的地毯进行埋葬。而且,即使如此,他依旧带回了那块草席。这一系列的小故事展现了古代某些人的对金钱和资源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们对于节约的一种极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