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努尔哈赤再狠一点的话清朝建立的轨迹或许会完全改变
如果李定国再狠一点,清朝的命运可能会彻底改变。李定国是张献忠养子之一,安西王,他在十岁时就随张献忠起义,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明朝灭亡后,李定国成为张献忠的一员爱将,并且骁勇善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永历实录》记载:“长八尺,眉目修阔,躯干洪伟,举动有仪度”,在军中“独以宽慈著”。“临阵陷坚逐,死不置,名为小尉迟”。他在军中被誉为万人敌。
清军入关后,当张献忠战死后,李定国认识到反明的失误决定,便率领部众与当时的南明合作,再次参与抗清斗争。他兵分三路合攻桂林,与孔有德对峙,最终成功攻克桂林,将孔有德大败而走。湖广接连战败,使得清廷大为紧张,他们派出洪承畴和敬谨亲王尼堪等人来应对,但最终未能挽回局势。
《晋王李定国列传》记载:“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只要提及李定国的名字,就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由此可见,如果李定的心肠再硬一点,他或许能够更好地利用这段时间,为抗击清军打下更牢固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由于过于仁慈,在新会失去了最佳的战机。最后,他病死在勐腊,而不是因胜利而荣耀着结束一生的传奇。如果他再狠一点,或许能让历史走向另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