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皇帝新年赐福的奇妙场景中你知道太监是如何求得财运的吗
清朝皇帝新年赐福中如何求财运的秘密被揭开了。传说西周时期,姜太公在封神之时,其夫人竟然也要求获得神位,但最终只好被封为“穷神”,并规定凡是贴有“福”字的地方都不能去,这就是为什么节日里人们不敢贴“福”字的原因。
自康熙帝开始,每年除夕,皇帝都会亲笔书写“福”字,并赐予群臣。这一习俗成为清代皇帝特有的年节赏赐。每年的这一天,皇帝会在内廷亲自御笔书写第一个“福”字,并悬挂于乾清官正殿,其余的则张贴宫廷内苑各处,以及颁赐后妃近侍、王公宠臣、内廷翰林等。
嘉庆皇帝曾御制书写了一些关于“福”的联句诗,他认为除了悬挂于乾清官正殿外,还要在宫苑张贴近20幅“福”字。而同治皇帝则不仅写了这些字,还设计了更为精美雅致的作品,其中包括用红绢制作、黑墨书写的“福”、“寿”字形,并且巧妙地嵌入龙纹菱形中间。
当受赐者得到御前太监手中的带有自己名字的“福”字笺时,他们会叩谢并恭捧退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意识到身上的每一点幸运都是由这份恩泽所带来的,而那些得到了御笔所书之物的人们更是感激涕零,因为这些东西并不仅仅是一纸普通的手迹,它们代表着对他们恩惠无尽的敬仰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