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越南之谜背后的权力与信仰
说到古代的印象,人们往往以为那是一个饥饿和贫穷的时代,但实际上,越南在明朝时期是一片繁荣富饶之地。那么,为何明朝放弃了征服越南,而不是像其他时期那样利用其丰饶之地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越南红河三角洲确实是粮食产量高的地方,但粮食并不能直接转化为金钱,需要通过贸易来获得财政收入。历史上,每个占领者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积极参与海外贸易,以获取资金支持。
由于航海技术的限制,当时商船必须经过北部湾才能抵达中国,这使得越南成为重要的中转站和税收来源。即便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这一区域的地位开始衰退,但在明初时期,它们仍然扮演着关键角色。
然而,在明朝统治下,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反对自由贸易、抑制商业发展、把工匠当奴隶对待、将农民当农奴役用的时代。当明朝试图复制安南内部已经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时,他们摧毁了安南国内的人力资源,并且破坏了该地区原本稳定的国际贸易网络。
因此,尽管红河三角洲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明朝无法有效管理这片土地。在后来的岁月里,只有少数据点被控制,而城外则是反抗军所占领。而即便如此,对于黎利发起蓝山起义,他虽然屡战屡败,却能够迅速恢复,因为整个国家似乎已成为了反抗运动的一部分。
最终,在支棱之战中,黎利领导下的反抗军击败了柳升指挥下的东路援军,并击退沐晟指挥下的西路援军(事实上,由于东路援军被歼灭后西路援军失去了存在意义),导致明朝在安南的大部分势力瓦解。
最终,被迫采取荣誉投降协议,与黎利合作退出安南的是明方大兵团,它带走了一些武器、粮草以及释放回家的俘虏。不过黎利也面临新的挑战,那就是北部湾航线不可逆转衰落。他将目光瞄向占城,以控制其作为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但这个计划最终失败,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无论东西方海船,都不再需要通过占城进行直航,从而让它失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