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中国为什么明朝放弃了越南的秘密
说到古代的征服与统治,人们往往会对战争和胜利情有独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时放弃一地并不仅是因为战力不足或资源匮乏。明朝为何放弃越南,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政治考量。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一历史谜题。
越南红河三角洲确实是一片肥沃之地,它们不仅能提供粮食,还能够通过贸易产生巨大的财富。但是,粮食本身并不能直接变现为金钱,而是需要通过交换手段获得资金。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越南北部各个政权都明白这一点,他们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航海技术,不断从海外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无论是通过抽税还是当二道贩子,都能满足他们北部地区的财政需求。而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这些贸易路线虽然衰落,但是在明初时期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明朝统治下,中国却走向了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在这个时代里,自由贸易被摧毁,工商业遭受打压,被迫成为奴隶;底层农民则被课以重税,并承担繁重的徭役。这种政策导致安南国内的人才大量流失,被掳走并廉价出售其劳动力,同时底层农民也面临着沉重负担。此外,由于明朝摧毁了自己的海外贸易,也顺势摧毁了安南地区原本有的国际交流网络,使得整个区域陷入了一种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
因此,当黎利发起蓝山起义的时候,他不仅拥有广泛的人口支持,而且还能凭借其精良的军队结构,从轻重步兵、轻重骑兵、象兵、火器部队、工程部队等多样化力量组成强大的反抗军团体。而每一次失败后,他都能够迅速恢复力量,因为全民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成了抵抗者之一。
最终,在支棱之战中,即便是在明军东路援军柳升以及西路援军沐晟的大举支援下,对抗黎利领导下的反抗运动依旧失败,最终导致明朝在安南的大部分领土丢失,只得选择荣誉投降,与黎利达成协议,以武器、粮草及家眷作为条件退出这片土地。
而关于为什么最后没有成功控制占城,其原因也很简单:随着时间推移,无论如何改善过渡站都会受到新航线发展带来的冲击,最终这些传统交通枢纽自然而然地衰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