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清明时节筑起高高的坟墓如同乌鸦喝水的故事寓意着人生如梦一去不复返
在白头山腹地,有个地方名叫赫尔里,那里的习俗是去世后不起坟,而是掩埋棺木后踏平,周围栽种人参。三年后的清明节,家族才会在坟地筑高坟墓,并举行隆重的发丧仪式。那人参已经长大了。这风俗背后隐藏着一个奇特的故事。
康熙年间,当地有个人家男主人额尔敦·郭罗,他只有一个儿子汉青,一家和美日常。汉青狩猎时意外得到了野生六品叶大人参,这宝贝对他父亲身体有益无穷。他兴冲冲回家,却发现县令夜访父母,与父亲商讨献给皇帝以求荣华富贵。汉青心中难安,但为了保护家庭安全,没有阻止。
然而,事实证明县令的动机并非出自善意,而是想邀功请赏。皇上得知后龙颜震怒,将郭罗赐死,但免于株连。此后规定,从此三十年内不能立坟,只能践踏尸体和牲畜,让人参覆盖尸骨,等到三年再立坟。
这件事让汉青深刻理解了父母之间的隐秘与牺牲,以及为何父母一直低调生活。他决定将宝物埋葬于父亲之墓,那颗宝贝的人参离开泥土很久却很快就发芽,在三年之后清明那天,该地区平坦的地方已长满壮实的人参。
于是,每逢清明节,家族便隆重举行祭祖仪式,并在每个人的墓前种植几颗新鲜的人参苗子,以纪念往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传承了族人的记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族隔离和身份认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