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时节筑起高耸入云的坟墓如同神话故事中的巍峨宫殿
在白头山腹地,有个地方名叫赫尔里,那里的习俗是去世后不起坟,而是掩埋棺木后踏平,周围种植人参。三年后清明时节,子孙们才会在坟上筑高的墓冈,并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这时候那些人参已经长成了。这个风俗背后的故事颇为奇特。
康熙年间,赫尔里是个满族聚居地,一位姓额尔敦·郭罗的家主与妻子和儿子汉青生活得安宁幸福。当汉青出山狩猎时,他意外发现了一颗野生六品叶的大人参,这是一份难以寻觅的宝贵财富。他立即想到了父亲体弱多病,此物必能益寿延年,便急忙赶回家中。
然而,当汉青把大人的参交给父亲时,他却突然感到肚痛,由于误食了新鲜蘑菇中的毒素。他看到父亲神秘地接待县令,大老爷得意洋洋地说:“郭罗,你识时务,将这宝石献给圣上,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但汉青心中愤怒,他意识到父亲要将宝物献给皇帝。
原来郭罗虽然是旗人,但他的妻子是一位江南美女,她曾因救兵而被送入清朝家族,与丈夫结婚。她坚定不移,不愿让丈夫受封留京,因此生下了一个思念故乡、对清廷有仇恨的心理深处儿子。在这种背景下,汉青决定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和母亲。
他偷偷拿走了那颗大人的参,然后逃离家中几个月。没想到,在他返回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场悲剧:他的父母因为他的行为而失去了生命。据说那颗大人的参离开泥土很久之后竟然重新发芽,它成为了纪念他们父母的一种方式,每年的清明节,他们都会在墓前栽植几株新的的人参苗,以此来纪念他们过去所做的事情。此刻,那些植物已经长成了,是不是也可以象征着人们对过去错误选择追悔改正的一种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