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起点1206还是1271哪个年份更符合战神诞生的预期
在万历初年的明朝,一批名将如戚继光和李成梁等人崭露头角,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关于战争和胜利的,也是关于政治与改革的。首辅张居正对这些将领持有深厚信任,他不仅支持他们实行军事改革,还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去管理自己的部队。
戚继光,是一个出身贫寒、没有考取功名却接了祖上的班,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人物。他虽然没有走科举路线,却读书明志,有着不一般的抱负:“封侯非为意,但愿海波平”,他的志向是保卫祖国海防,不受外敌袭扰。戚继光之所以能改变国家兵制,打造一支新军,被称为戚家军,是因为得到张居正的大力支持。
张居正在隆庆时期就提拔过戚继光,并鼓励他训练一支新军。为了支持戚继光,张居正从极为艰难的朝廷财政中挤出军费,让他从浙江招募五千人,训练客兵。这得靠真本事,要不留不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戚家军成为了快速反应部队,以其高效率和战斗力震撼了一方。
除了戚继光,李成梁也是在万历初年因其卓越表现而受到重用。他是一位寒门子弟,从四十岁之前默默无闻到飞黄腾达,都得益于展示出的军事才能。在张居正在位期间,他被任命为辽东总兵官,对蒙古女真部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清剿,最终成为边疆的一根定海神针。
李成梁面对大大小小游牧部落,无论单独挑衅还是联合出兵,都一一将之击败,大明二百年的边防尤以他取得战绩最霸气。不过,即使如此,他也未能阻止建州女真最终夺取了大明江山。如果有他在,或许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会生不逢时,难立盖世大业。
对于屡立战功的辽宁总兵李成梁,张居正力主给他封侯,不过最后并未获得侯爵,只得到了伯爵位——宁远伯,这对于寒门子弟来说,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这表明,在张居前的时代,只要能打胜仗,就可以获得荣誉和待遇。
总体来说,在万历初年,由于文人的议政武人的统兵相结合,以及武将们获得独立指挥权,大明出现了一批能征善战、威慑四方的大将,他们开创了新的纪元,使得“九边”指挥官全都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