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间民间神话故事如同高耸的坟墓静默地承载着古老的传说
在白头山腹地,有个地方名叫赫尔里,那里的风俗不同于其他。死去的族人并不会立坟,而是将棺木掩埋后踏平,周围种下几株人参。三年之后,在清明节这天,家族成员会在原坟地筑起一座高大的墓碑,并举行盛大的一系列葬礼仪式。这片刻间,那些初为芽苗的人参已经长成。
据说,这个习俗背后隐藏着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在康熙年间,当时赫尔里地区主要由满洲人居住,一位名额尔敦·郭罗的家庭生活得和谐美满。他有一个独生子汉青。
有一次,汉青在山中狩猎时不幸发现了一颗野生的六品叶大人参,这可是极其罕见且珍贵的宝物!他立刻想到自己的父亲经常体弱多病,他决定把这个宝物作为父亲六十岁生辰贺礼。
然而,由于一些意外情况,最终那颗珍贵的人参未能达到它应该达到的目的。从此以后,在每年的清明节这天,人们都会在曾经安葬过亲人的地方筑起高大的坟墓,同时在这些坟前栽植人参,让它们随着时间一起成长。
这个传统背后的故事充满了爱、忠诚和牺牲,每当春光明媚之际,当人们聚集于各自祖先的陵墓旁,对他们敬献最深切的情感与尊重时,都能够感受到那份无形却又坚不可摧的情感纽带——对过去、对家谱、对生命本身的怀念与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