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时节筑起高耸的古坟如同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仙境仿佛一座永恒的诗篇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有一个关于赫尔里地区的传说,那里的居民在去世后不设坟墓,而是将棺木掩埋后踏平,周围种植人参。三年后的清明节,他们才会举行隆重的发丧仪式,并在坟地筑起高耸的坟墓。那片被践踏的人参已经长成,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风俗背后隐藏着康熙年间的一段奇特历史。
据说当时,赫尔里是个满族聚居地,有个名叫额尔敦·郭罗的人家,他有一个膝下独子汉青,一家人过得和谐美满。但汉青一次狩猎归来,意外发现一颗野生六品叶大人参,这可是难以寻觅之宝!他想起父亲常年的体虚气弱,便决定这颗宝贝能益寿延年!
然而,在汉青把人参交给父亲并准备为老爹六十岁生辰做贺礼之际,不知何人夜访郭罗,将那珍贵的人参私自拿走。随即,汉青父母相继离世,其实因误食了那颗宝贝而逝世。原来县令欲图荣华富贵,将此事奏闻朝廷,却未曾想到皇上震怒,对郭罗家族处以死刑,但赦免了其家人的性命,只是规定三年的禁忌——三年内不得建坟立碑。
这一切让汉青深感痛苦与无奈。他明白了母亲早已知道真相,即使要隐姓埋名,也为了儿子能够堂堂正正生活。而父亲临终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对他们共同命运的企求和牺牲。在父亲安息的地方,汉青用心良苦地将那颗宝贝埋葬,并等待着时间证明一切。
到了第三年清明节,当人们回到那个地方时,他们惊喜地发现那些被践踏的人参已经长成了壮实的小苗。从此,每逢清明,他们便会隆重举行葬礼,同时栽植新的人参苗,以纪念过去、怀念亲人,并期待未来。一座座高大的坟墓,如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为亡者送去最敬仰的祭祀。此刻,那些长大的人参仿佛守护着这些安静而庄严的地方,用生命力诉说着往昔与今生的情感纠葛与永恒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