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风暴中国空军的那一天
在那个充满戏剧性的一天,中国空军的计划终于得到了实施。蒋介石总司令早已对派遣空军轰炸日本本土这一战略行动抱有深厚的兴趣,他相信这将是争取制空权、摧毁敌方工业基础和民心的一种有效手段。1936年底,当时国防作战计划中的“甲案”和“乙案”首次明确提出此类远征任务。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空军实力相对薄弱,抗战初期损失惨重,再加上购买远程轰炸机的计划屡遭挫折,这项想法被迫搁置。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并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通过外国购进能够执行长途轰炸任务的飞机来实现这一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当苏联开始积极为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后,蒋介石看到了从苏联购买远程重型轰炸机的可能性。他向苏方提出购买需求,并且特别强调了这些飞机用于对日远征日本本土的地位至关重要。不过,在接下来的会谈中,无论是关于超重型轰炸机还是其他类型飞机的采购请求,都未能达成共识,最终这个问题不了了之。
尽管如此,那个充满戏剧色彩的一天依然留给历史以思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在战争面前究竟如何选择与决定?答案隐藏在那些年代久遠的人物之间,他们用自己的命运书写着历史篇章。而我们今天,看着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声音,我们仿佛也可以听到那场无声旋律——一场未曾实施但又渴望进行的大规模空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