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时期的历史长河中鲁迅与梅兰芳这两位大师之间的相互成见如同深渊般无法触及极尽夸张之能事
事情要从1933年说起,那一年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访华,上海文化界名人几乎倾巢而出,鲁迅与梅兰芳自然也在上海共同出席了欢迎聚会,但他们形同路人,一句话也没讲。因为相互隔阂太深,他们错过了唯一一次见面的机会。
平心而论,我以为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是由于鲁迅对京剧乃至梅兰芳的多次批评、讽刺是主要原因。在鲁迅的杂文和通信中,他先后有十多次提到梅兰芳,对其表演艺术颇多嘲讽。在《社戏》里,鲁迅说他二十年里只看过两回京剧,无非是“咚咚的敲打、红绿绿的晃荡”,“一大班人乱打”,戏台下是“太不适于生存了”。最让梅兰芳不能接受的是,鲁迅在几篇文章里对他公开讽刺,用语颇为刻薄。
最终,这些误解和偏见导致了两人之间关系恶化,以至于即使两人都逝世后,也没有机会修补这些恩怨。如今,我们只能感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