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的深刻误解仿佛海洋一样广阔不可逾越
事情要从1933年说起。那一年,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访华,上海文化界名人几乎倾巢而出,鲁迅与梅兰芳自然也在上海共同出席了欢迎聚会。虽然他们同桌吃饭,但彼此却形同路人,没有一句话交流。这一次见面机会错失,因为相互隔阂太深,如同天涯地远。
我认为鲁迅对京剧和梅兰芳多次批评、讽刺是主要原因。在他的杂文和通信中,有十多次提到梅兰芳,并用不恭敬的语气,对其表演艺术进行嘲讽。在《社戏》里,他形容京剧为“咚咚敲打、红绿晃荡”,并指责演员乱打。他还认为京剧中的象征艺术是不成熟的,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事,而不能自由发挥,这种看法显得过于偏颇。
最让梅兰芳无法接受的是鲁迅公开讽刺他,用词刻薄。例如,在《论照相之类》一文中,鲁迅挖苦道:“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因为从两性来看,都近于异性”这明显针对梅兰芳。而在《略论梅兰芳及(上下)》,他批评了梅兰芳和那些赞美他的士大夫,说他们将一切都变成趣味,一旦“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往往促使其灭亡。这些话语虽然有部分道理,但也含有一定的偏见。
尽管没有直接反驳,却很难想象梅兰芳没有听到这些言论。他不仅没参加1936年10月鲁迅的葬礼,而且在后来的纪念活动中很少出席,也基本不讲话。这可能是由于两人历史上的不和,以及作为戏剧大师,他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如今,他们都已作古,那些恩怨龃龉随风而逝,我们只能留下遗憾和叹息。正如古代诗人所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