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的成见深得如同二十四朝代顺口溜中那般错综复杂犹如天涯海角难以交汇
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的深仇大恨,犹如二十四朝代顺口溜中那般复杂错综,不愿交汇。两人虽各领域创造奇迹,为国争光,但从未相见言语,只是同桌而已。
始于1933年,英国戏剧家萧伯纳访华时,他们在上海共同出席欢迎会,却如路人一般,不曾交流。隔阂太深,偏见与误解难以弥补,加之倔强性情,便失之交臂。
鲁迅对京剧及梅兰芳多次批评讽刺,是此事关键所在。他《社戏》中讥嘲“咚咚敲打、红绿晃荡”,不悦象征艺术,更说脸谱手势只为代数,“白鼻梁表丑角”等,显有偏见。
最让梅兰芳无法接受的是鲁迅公开讽刺,用词刻薄,如《论照相》中的挖苦话题扮女,而《略论梅兰芳及(上下)》更直指其变成趣味清玩促灭亡,并叹惜未跳出玻璃罩。而关于游日游美并非发扬光明收敛光芒的言论,则显失偏颇。
虽然没公开反驳,但梅兰芳不高兴自有千言万语。故他参加不了鲁迅葬礼,在纪念活动中亦少参与,从不讲话。这或可理解,即使戏剧大师也有人情,也有喜怒哀乐,与常人无异。
如今两位大师皆逝世,其恩怨亦随风散去,只留遗憾和叹息,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