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写历史人物的故事四年级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相互间的成见竟然如深渊一般无法触底

写历史人物的故事四年级鲁迅与梅兰芳两位大师之间相互间的成见竟然如深渊一般无法触底

事实上,这两人虽然都在各自领域里创造了奇迹,都为中华民族争了光,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但他们却从不往来,相互成见极深,不能不是一件憾事。

要说起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就得从1933年的那个春天开始。那一年,一位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访华,他的到来让上海文化界名人几乎倾巢而出。鲁迅与梅兰芳自然也在上海共同出席了欢迎聚会,那天,他们同桌吃饭,彼此都知道对方身份,却形同路人,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讲。这一次见面的机会,也没有进行沟通,更没有“相逢一笑泯恩仇”,两位文化巨人就这样失之交臂。

平心而论,我以为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是因为鲁迅对京剧乃至梅兰芳多次批评、讽刺是主要原因。在鲁迅的杂文和通信中,有十多次提到梅兰芳,其表达方式多不恭,对其表演艺术也颇多嘲讽。在《社戏》里,鲁迅说他二十年里只看过两回京剧,无非是“咚咚的敲打、红绿绿晃荡”,“一大班人乱打”,戏台下是“太不适于生存了”。他对京剧表演中的象征艺术也很不感冒,说:“脸谱和手势是代数,不是象征?除了白鼻梁表丑角、花脸表强人、执鞭表骑马、推手表开门之外,还有什么说不出做不到的呢?”

最让梅兰芳难以接受的是,鲁迅在几篇文章里公开讽刺,用语颇为刻薄。比如,在《论照相之类》中挖苦道:“我们中国最伟大最永久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因为从两性来看,都近于异性……”虽然没提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说的就是梅兰芳。而且,在《略论梅兰芳及(上下)》中指出,“中国士大夫惯于将一切都变成趣味…往往会促其灭亡。”这样的批评,让一个重视传统艺术的人感到无比委屈。

如果说这一段话还有些道理,那么后面这段话就未免失之偏颇了:“游日游美,其实已不是光发扬,而是光收敛。”然而事实上,京剧并没有如鲁迅断言那样式微消失,而是一代代传下来,现在仍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国粹。

似乎没看到梅兰芳有什么公开反驳言论,但他的不高兴则是不言而喻。他甚至连1936年10月举行的大型葬礼都不参加,更是在解放后举行的一些纪念活动中,只有少数场合出现,与大家保持距离。此时此刻,我们只能想象,如果当初能有一次真诚交流,或许那些误解可以化作乌有。但愿今后我们能更多地学习这些伟大的先辈们,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为中华民族继续前进。

标签:

猜你喜欢

夸父逐日的故事 一分钟历史故事...
我的五毛钱买的革命梦想 在一分钟内,时间仿佛凝固了。回望历史,那是一段短暂却深刻的瞬间,一分钱买来的激动与希望,让我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小部分。 记得那是一个...
abac的四字词语 剪云录中国传统...
剪云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遇与智慧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传统文化如同一座座璀璨的宝库,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二郎神杨戬 中国民间故事3...
在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势之后,黄帝发起了对蚩尤的强烈反击。蚩尤带领着他的八十一名战士,手持石斧和木棍,头戴牛角帽,身披牛皮甲,如同箭一般射向黄帝军队,像雷霆一...
坚持不懈 明朝盛世的版图...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无疑是最为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从1368年朱元璋篡夺了元朝政权,建立明朝一直到1644年被李自成推翻,一共历经267年。这段时间里,明朝...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