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日本的秘密使命中国空军的史诗行动
在1937年的历史风云中,中国空军“轰炸”日本本土的想法由来已久。蒋介石很早就开始谋划,一旦中日开战,需派空军轰炸日本本土以获得制空权。但是,抗战初期更是损失严重,而从国外购进轰炸机的计划又屡屡受挫,轰炸日本的想法也就只好暂且搁置。
然而,上述计划终因条件限制未能实现。一者,当时中国空军实力太弱,能用于作战的飞机本来就不多,能真正执行轰炸日本任务的飞机更是少之又少。在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虽有600多架飞机,但可用于第一线作战且编入作战部队的仅296架,并且其中战斗机较多,轰炸机只96架。不但轰炸机数量不足,而且不少飞机会限于性能差、航程短,不适合执行远征任务。而能够到达日本本土执行轑动任务的是6架意大利萨伏亚S-72和6架美国马丁-139WC(或称马丁-B10)远程重型轨道炮火支队。
再者,在苏联方面,由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美、英标榜“中立”,限制对华军售,加上蒋介石与苏联不睦,使得从苏联购买远程重型轨道炮火支队遭遇了难题。尽管如此,有消息表明蒋介石曾试图通过第三方手段获取必要装备进行自卫防御,但最终并未成功。此情此景,或许让人感慨深长,那些天真的梦想和无奈现实之间相互交织成了一幅生动而复杂的人类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