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八旗军的恐怖战斗力毛文龙真英雄吗(图)
毛文龙碑亭上的孙承宗画像,历史的沉浮:真英雄之谜
在朝廷对袁崇焕的指控中,“以谋款则斩帅”是两项罪状的交织,所谓“谋款”乃私下与后金议和,“斩帅”即诛杀毛文龙。合并起来,便是指控他为了私下与后金议和而谋杀了毛文龙。可以说,诛杀毛文龙直接为袁崇焕埋下了杀身之祸。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证据之一便是“通敌”,然而,在被剿之后,袁崇焕最终也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其罪名恰好同样是“通敌”。因此,二人之死,被史学界人士称为“连环冤案”。至于他们究竟忠奸、该不该杀,这一争论已持续三百余年。
那么,毛文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与袁崇焕之间的矛盾,是公利还是私仇?他的英雄本色又如何?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猛将——毛文龙。
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万历四年正月十一日,他早年父丧,由舅舅沈光祚抚养。在沈光祚家中,他得到了王化贞推荐,被授予练兵游击职位。天启元年深夜,他亲率三千人马攻入镇江,并生擒佟养真等六十多人。这次大捷震动辽东,全辽震动,全数里内望风归附。他频繁攻击后金局部地区,如宽甸、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使得后金西进受阻。而在天启二年的八月及九月,他分别攻克樱桃涡、涡站及满浦、昌城;十月,与后金军在凉马佃大战,最终双方付出了重大伤亡。
随着时间推移,不仅辽民叛离,还有部分辽民揭竿起义,而这些行动虽然规模有限,却对后金腹地民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他还建立了一座基地皮岛,将其作为根据地,并招纳汉人,加强声势,使得明政府设立东江镇,并升他为总兵左都督,一品武将。
然而,即使如此支持,也难逃党争牵连。尽管有大学士孙承宗支持,但因远离朝廷,更何况与东林党关系紧张,加上新君崇祯登基后的清洗政策,让他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他多次上疏自辩,却遭到朝臣污蔑的心灰意冷。
面对这种形势,不得不寻找新的路线以自保,为此开始通过中间人的方式,与后金进行秘密接触,以达到息兵自保。但当阔科使者误入明军营被捕时,这一切都陷入了僵局。当时正值新贵 袁崇焕返回边境,他们计划从海上发起攻击,从而实现去除这一障碍的计划。事实证明,当时的大明已经断绝了与後 金兩地貿易往來,這種非法活動讓他們能夠從高價出售後 金土特產甚至超過黃金。但這些暴利並不能滿足他的欲望,因此向朝廷报告自己的20万大军需要大量银两供给,但实际核查的人数却只有2.8万,大幅缩减了原来需求,这使得走私活动更加蓬勃发展。
最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权者的决策终于定下来,对抗这位曾经威震一方的大将——毛文龙。这场关于忠诚、荣誉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又一次展现在历史舞台上,让我们再次思考,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