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戏曲名人排行榜第一位陈素真掌握老版朝阳沟唱段技艺
陈素真:这位一生坎坷的“河南梅兰芳”,带着“豫剧皇后”的桂冠,漂泊于兰州、邯郸,最终落户天津,到外省当起了她的“河南梆子大王”。个中,有几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内幕?恐怕,只有陈素真知道。陈素真是个不会低头、不会弯腰、不会讲漂亮话,而又高傲挺立的“真人”。看看河南戏曲界,满目尽是“德艺双馨”的完美艺术家,艺术好,人也好,彼此都吹捧着,总是笑着,完全是一群毫无个性的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样品。“豫剧皇后”住在天津,让天津人当成国宝给保护了起来,说出去是不是个天大的讽刺。陈素真的漂泊,是当年河南宣传文化部门领导的责任,也有一些在领导跟前很吃香的演员在作祟。八十年代,“五大名旦”的出炉,其中包括了她。她虽然没有得到最高荣誉,但她的才华和影响力让她名声远扬,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常香玉过世后,对常先生给予了《人民日报》的高度评价,这种行为让一些文人们开始争夺这个称号,他们甚至用这种方式来打击其他人的地位。这让我感到恶心,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被尊重,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贬低来提升自己。我常会想,我这人就够不怎么样了,即使写得不好,也希望能有一点原创性。但看这些文人的文章,就连这一点都不敢保证,更不要说诚实和勇气。而那些真正懂戏曲的人都知道,从早期开始,就有观众将陈素真尊为“豫剧皇后”,并且她还率先录制唱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她的地位更是不容置疑。当上海百代公司主动请她吃西餐,并付费录制唱片时,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对她的艺术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陈素真的原因之一——她的艺术技巧;另一个原因是我欣赏她坚持自我的态度。尽管如此,在1994年回归豫剧丑角大赛评委期间病逝时,没有许多中青年演员、戏迷以及文人们去吊唁,她所面临的是嫉妒与冷漠。(崔兰田先生对陳敬佩有加,但由於通知不足,他未能前往致悼)只有那些真正了解其价值的人才会把陳素真放在第一位。如果再次评选,我也绝不会犹豫,把陳素真排在第一位,无论发生什么。我相信历史最终会公正地评价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