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之首是谁周贻白京剧史论研究的巅峰之作
童年中遭遇父亲的离世,少年时期辍学的痛苦经历,让周贻白在流浪江湖期间,不仅在文明戏班、京剧班、马戏班里学习技艺,而且努力钻研各种文化知识。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认可,他曾为湖南《自治新报》撰写小说和杂文。在1927年,他加入了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并于1935年与阿英共同创立了新艺话剧团。随后,他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金星影业公司等机构工作,参与创作话剧和电影剧本,同时也教授国文课程。
他不仅是一名多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担任国文教师,并指导学生们演出并出版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等。此外,他还执导了一系列电影故事片,如《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这些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1950年,周贻白应邀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任教,在那里他继续发扬自己的戏曲研究事业。他致力于中国戏曲史研究,并完成了七部关于中国戏曲史的大型著作。这其中包括《中国戏曲史略》(1936)、《中国剧场史》(1936)以及其他几部重要作品。此外,他还撰写了一些关于戲劇理论和戲曲小說的小册子。
除了戲劇創作之外,周贷白還是位收藏家,以其對字畫碑帖印章石砚鉴赏水平而聞名。他於50年代開始收集郵票,在十年的時間裡專心搜集,這使他擁有廣泛且珍貴的郵票收藏,其中包括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一些稀有品種。此外,他還有一些來自日本、蘇聯、美國等國家的珍貴郵票,使他的郵票藏品成為當時最為人稱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