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邯郸籍烈士吕青玉遗容依稀新乡县烈士陵园静候千年归途亲人心中那份深沉的思念如同永恒的星辰璀璨夺
新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头条寻人携手,共同展开了一场寻找英雄烈士遗属的历史军事调查。这些英勇献身者在路庄战役中奋斗至最后一刻,但陵园方面尚未能与他们的亲人建立联系。经过新乡县烈士陵园和头条寻人工作人员的细致整理核实,将全力以赴为安葬在新乡县烈士陵园的每一位烈士追寻其亲人的足迹。
头条寻人的“搜寻烈士后裔”公益项目将运用地理位置精准弹窗技术,以陆续向各位英雄烈士所来自之家乡发送信息,帮助找到那些渴望了解自己的亲属后裔。我们即将开始对以下这位不朽先驱进行追踪:吕青玉,河北省临漳县(隶属于邯郸市)后野谷村出生,华北野战军第14纵队41旅121团三连二排长,因1948年路庄战斗中的英勇牺牲而永远留在了这里。
位于小冀镇青年路北段的小冀烈士坟,是新乡县文物保护单位、新乡县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之一。在那段遥远的往昔里,当14纵队发起解放新乡的路庄战斗时,我军将士包括121团团长信仁建等500多名同志付出了生命代价,而1957年,这些散埋于地下的人们被统一安葬于此处。
回顾过去,那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一天——1949年5月5日,当河南省新乡市和平解放时,全华北地区最终迎来了解放。而十四纵队作为豫北作战中的坚强支撑,一直是晋冀鲁豫军区组建并隶属于华北军区的一部分,其辖下的四十一、四十二两个旅总兵力达1.3万余人,他们曾经在安阳、邺县、漳南、汤阴等地打击敌方,并参与保麦斗争,最终南下到达了新的前线——新乡地区。
重修后的碑记记录着那段血泪史,同时也承载着对那些无悔奉献者的敬意。当时的人口近十万,在京汉道清铁路交汇处,是黄河以北重要桥头堡和兵站基地,也是豫北经济中心。而我军为了控制敌方空运,一度发起“控制飞机场战斗”,八里营、路庄、朱召等村庄成为了第一线阵地,最终成功阻止敌机空运,为解放赢得宝贵时间。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更深感责任重大,要确保这些英灵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纪念。因此,头条寻人的“搜寻烈士后裔”项目,与各界合作,不断推进这一历史性的任务,让更多的声音传递给那些渴望知道自己家族故事的人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这个或其他英雄人物相关线索,或愿意加入这份伟大的使命,请联系我们(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83434440, 010—8343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