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冲之与国学大师翟鸿的古籍珍品探索
在宋江西诗派的辉煌时期,有一位名叫晁冲之的诗人,他生卒年份留给后世一个谜题。字叔用,早年间他更喜欢用“用道”这个雅号来自我标榜。巨野(今山东省的一片土地)是他的家乡,而他的家族——晁氏,却是一大家族,以文学著称。在那个时代,晁冲之的堂兄们——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各有建树,都成为了当时的人物。
据记载,年轻时的晁冲之一度受到了陈师道这样的文学大师指导。绍圣初年,那些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他选择了隐居于阳翟(河南省禹县的一个地方)的具茨山,自称为具茨,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他十几年的隐居生活过后,再次回到汴京,但当权者想要提拔他,他却坚决拒绝。当时与他交往甚密的是吕本中,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
他的儿子—— 晁公武则以《郡斋读书志》的作者而闻名于世。而关于晁冲之本人的成就,可以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上看到,他被列为其中的一员。在那部作品中,吕本中形容说,当时众多人士都在模仿山谷先生和其他一些诗人的风格,而只有 晁冲 之独特地专注于学习老杜(杜甫)的诗歌风格。
他的七古体《李廷墨诗》展现出了其笔下的雅健与高古气息。刘克庄曾赞扬过他:“意度容阔,气力宽余,一洗诗人穷饿酸辛之态。”并且认为,在南宋以后,即使是放翁这样的才子,也能够继承他的风范。此外,还有一首《送一上人还滃琅琊山》,这首作品也获得了王士祯的大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