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称屈原与楚王宠妃有染 被装入袋子沉江
核心提示:据推测,屈原与怀王宠妃的暧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名义放逐屈原。公元前296年,楚怀王病逝,史载屈原听闻此讯后禁不住欢欣起舞。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追杀,追到汨罗江[注: 汨罗江,洞庭湖滨湖区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后兵士们抓住了屈原,将他装进袋子投入江心。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3年6月10日,作者:佚名,原题为:《屈原之死三大疑团》
屈原是我国古代卓越的爱国主义[注: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WwW.LsQN.cN]诗人,也是湖南人的骄傲。他伟大的人格、为国尽忠的积极作为和文才恣肆的作品,留给了后人取之不竭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养分。不过,囿于种种原因,围绕在他身上的许多谜团也尚未解开,留待后人去揭秘和解读。
【日期】
屈原为何选恶月凶日投江?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农历五月初五投江?是纯属偶然,还是他有自己的考虑?
据国内历史专家考证,屈原在世时,农历五月初五是楚国等南方一带的凶日和鬼节,属于恶月凶日,很不吉利,需避邪驱毒。
屈原为何选择一个凶日来投江?溆浦屈原学会副会长舒新宇认为,屈原早在溆浦就萌生了“忽乎吾将远行”的离世思想;在《离骚》中也两次说到要像彭咸(殷朝贤臣,因谏不成而投水自尽)那样投水而死。此后在《思美人》《悲回风》中同样多次提到“彭咸”。舒新宇认为,由此可见投江是屈原早就为自己想好的归宿。
屈原是个文化气息浓厚的诗人,对时辰凶吉当然了解,仍选择这天投江,还有一个原因:追随舜帝。舜帝是楚人的太阳之神和光明之神,并且楚人同样是在五月五日祭拜舜帝。屈原希望自己与冉冉上升的太阳融为一体,与心仪已久的先帝尧、舜以及彭咸等忠臣相聚一堂,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美政”和“德政”。
【原因】
屈原与楚王妃有染?
一般地,人们认为屈原为而死,不过近年也出现了谋杀的说法。
作为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屈原写过大量情诗,《湘夫人》便是其一。有研究人士认为,从诗中屈原谦卑的态度判断,“湘夫人”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超过了屈原本人,有人推断“湘夫人”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