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唐朝官员巧用测谎术智救名将李靖一命

唐朝官员巧用测谎术智救名将李靖一命

核心提示:唐朝御史诈称状纸丢失,让原告再写一份,其实无异于一次测谎实验,只是不让被测验者觉察出来而已。御史明白,如果控告不属实,那么撒谎的人不可能记住每一个虚构的细节,撒过谎的人都知道,前面的谎言是很难精确地记住的。御史不能直接证明李靖是冤枉的,但他可以通过告状人前后出入的错误,以证明控告的荒谬,从而洗清李靖的冤情。

本文摘自:大众网,转引自:《广州日报》,作者:刘黎平,原题:《为什么决定提早发起平津战役?》

在科技侦探以及测谎技术都比较落后的古代,如何确定一个人所陈述的是否属实,更多地需要运用心理战,而这种心理战又要藏于无形,使被测验者处于自然的状态,这就考验人的智慧和经验了。

因此,别以为古代的审讯就是大刑伺候,夹手指打板子而已,那时候的法官也面临翻供、污蔑的苦恼,也需要与嫌疑犯和诬告者进行心理上的交锋,我们来看看唐朝和清朝的个别案例。 唐朝御使:如何洗刷名将李靖的冤情

李靖是唐初名将,看过《说唐》和《红拂女》的都知道此人,然而,《说唐》将其描述得神神鬼鬼的,如同“水浒传”里的公孙胜。诸如秦叔宝等人在被宇文成都追杀时,拿出李靖给的三颗豆子,叫一声“三原李靖”,立时遁形而逃。这个传说不靠谱,李靖是个军事家,不是神仙,军事家也是人,也会遭人陷害,不可能大难临头时靠着三颗豆子遁形。

在明朝冯梦龙的《智囊》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个案例。李靖担任岐州刺史期间,有人诬告他,唐高祖李渊信以为真,命令御史带着原告去岐州抓李靖归案。李靖这个时候靠的不是神奇的三颗豆子脱身,而是靠着这个神奇的御史大人,看能不能使用神奇的侦破手段,助他洗清冤情。

案情是很不利于李靖的,因为李渊是倾向于相信告密者的,因为李渊本人与李靖有私怨,具体什么私怨,史料没有记载。

案情不利于李靖

反正当年李靖主动去投奔李渊,却在长安被难民潮所堵,李渊一打下长安,就拿住李靖要杀头,李靖就当着李渊的面说他是以私怨斩壮士,幸亏秦王李世民极力相救,才没有让新生的唐朝丧失一名良将。

从《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的这个事例来看,李渊和李靖确实有私怨,执法人和被告者有私怨,事情就复杂了。

那位奉旨办案的御史,知道李靖是冤枉的,然而要证明一个人冤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李渊已经做出有罪推论的情况下。御史一路上苦苦思索着良策,过了几个驿站,忽然有主意了。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夜幕下的冷君与...
在一个深不见底的夜晚,月光洒满了尘世间的一切,而一位冷君和他的夜妾,在这静谧之中,编织着他们自己的爱恨情仇。 首先,他们之间的情感起始于一场意外。冷君,一...
世界历史故事 解读中国神话故...
解读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文化象征与道德寓意:一项跨学科研究探究 在东方古老的传说中,中国神话故事以其丰富多彩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被世人所珍视。这些故事不仅是历...
世界历史故事 在遥远的仡佬族...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个日子,人们会杀猪过节,同时纪念一位叫甲娘的穷人,她因捉虫而改变了整个家族和社区的命运。 据说古时候,仡佬山上发生了...
世界历史故事 尋訪傳統智慧中...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傳統文化往往被視為過時和無關重要。然而,在中國,神話故事不僅僅是古老的童話,它們是一種深刻的智慧,一種見證了千年的文明進程。 《中...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