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王叔和对脉学的总结(晋)

王叔和对脉学的总结(晋)

中医脉学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相传是由战国时代的名医扁鹊所创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在战国秦汉年间也被公认为脉学的鼻祖。在马王堆帛书中也有古代论述脉诊的专书——《脉法》,可惜由于残损严重,已难以辨识。到了汉代之后,脉学已经非常流行。据《史记》记载,仓公淳于意从其老师公乘阳庆那里接受了传自黄帝、扁鹊的“脉书上下经”,因而掌握了诊脉法的要领。在他向汉文帝陈述的25例诊籍里,曾多次引用《脉法》的原文。不过,这一时期的脉学文献大多已经散佚了,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一些只言片语的零星记载。

王叔和像

《内经》在成书的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脉学素材,论及四十多种脉象,分别阐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四时五脏脉”特别重视。而三部九候诊脉法则是《内经》中讨论的主要内容。《难经》是将《内经》脉学资料系统化的一次尝试,其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则是对《内经》曾提出的“寸口脉法”有所发展,明确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系统论述了切脉独取寸口以诊断疾病的原理,并具体描述了正常和异常的脉象及其临床意义。《难经》舍弃了《内经》中复杂的“三部九候”全身遍诊法,而代之以简便易行的“独取寸口”法,是脉学的一大进步,为后世普遍推行寸口诊脉法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时期,中医脉学研究出现,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三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有很多创见,是中医脉诊的奠基之作。《脉经》全书共10卷,98篇,约10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其作者王叔和生卒年代缺乏具体记载,相关生平事迹很少,仅知其曾做过晋太医令,当为魏晋时人。王叔和是一代名医,对医学贡献甚多,曾编次《伤寒论》使仲景之学得以大行于世,但《脉经》的撰写则是他更加突出的贡献。

《脉经》书影(明《医统正脉》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 《脉经》在学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二十四脉的确立。中医对脉象的描述在《内经》中就已经有了许多记载,曾出现四十多种不同的脉象,《伤寒论》中也有二、三十种不同的脉。但是,这些脉象都缺乏明确的指下标准,没有明确的概念,也常易混淆。《脉经》首次系统的论述了各种脉象,总结并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为脉象的鉴别确立了标准,使之规范化。此后,历代中医著述中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范畴。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果冻传媒免费观...
果冻传媒:免费观看的甜蜜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视频内容的消费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为观看高质量视频付费,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平台...
世界历史故事 春节晚会中的诡...
在2022年的春节期间,一家大型的电视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春节晚会,吸引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关注。然而,当晚会正在进行时,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些事件让...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末凋零锦衣卫...
在那一年的暮色中,明朝的气息已经开始萦绕着死亡的气息。然而,在这场盛衰交错、命运重重的历史背景下,一些诡异的事情悄然发生,这些事件如同预兆一般,让人感受到...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简史龙凤盛...
一、龙凤盛世的开端 明朝简史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开始,这位农民起家的人物通过一系列军事征服,最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分裂状态。朱元璋自称为洪武帝,他的治理方...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