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公车上书历史简介公车上书主要内容最后怎么样了

公车上书历史简介公车上书主要内容最后怎么样了

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们来看下文。

公车上书历史简介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运动的开端。

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根据传统的历史学教材所载:反对者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公车上书的历史影响

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神话中的射日英雄后羿
在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后羿被誉为射日的英雄,他以超凡脱俗的箭术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深入人心。据说,太阳神烛火每天都要下山来烧死人类,而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找到办...
世界历史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完...
悲歌中的忠贞:孟姜女与她的丈夫 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孟姜女的故事完整版不仅是一段关于爱情和忠诚的传奇,更是对夫妻恩爱深刻描绘的一幅生动画卷。孟姜女,她是一...
世界历史故事 元朝饮食文化的...
元朝的饮食文化继承了宋代的传统,尤其是对粮食、肉类和蔬菜等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元朝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对于平衡...
世界历史故事 龙的传说与小朋...
在遥远古老的时代,龙被视为神圣而强大的生物,它们住在云端之上,掌控着风暴和雨水。然而,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小镇,有一群充满好奇心和勇气的二年级小朋友,他们梦想...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