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公车上书历史简介公车上书主要内容最后怎么样了

公车上书历史简介公车上书主要内容最后怎么样了

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们来看下文。

公车上书历史简介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运动的开端。

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根据传统的历史学教材所载:反对者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

“公车上书”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指出前三项还只是权益应敌之策,第四项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公车上书的历史影响

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有为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专门看历史的a...
回望时光:探索历史记忆的数字时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历史学习也迎来了新的革命。专门看历史的app已经成为学习者和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些应用程序不仅能...
世界历史故事 全球奇闻录探秘...
在看世界奇闻异事素材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无数令人震惊和不可思议的故事,它们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的极限,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以下是一些全球范围内的奇闻...
世界历史故事 行动不羁49式...
行动不羁:49式动作的快乐乱斗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其自由无拘、轻松愉悦的特点,吸引着无数追求快乐生活的人。它就是我们今天要...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英主30年...
万历皇帝:明朝中最具网红气质的君主,他在位48年,却连续30年不上朝,这种独特的治国方式让他成为了一代明君。若论历史上的网红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无疑是其中...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