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师爷行业潜规则为何极其乐意借钱给雇主(图)

师爷行业潜规则为何极其乐意借钱给雇主(图)

    本文摘自《衙门潜规则:清代衙门图说》作者:林乾 中华书局

    由于清代地方各级衙门实行“长官负责制”,僚属佐贰人员的严重缺额或者不普遍设置,致使衙门有浓重的“一人独治”的色彩。而各种繁要杂事,不可能由长官一个人来完成,因而必须有“代官出治”、“佐官出治”之类的人来处理这些事务,这就是在清代发展到极盛的俗称师爷的幕友群体。

    无幕不成衙

    清代流行这样一句谚语:“无幕不成衙。”这里的“幕”就是指幕友、幕宾,即俗称的师爷,“衙”就是衙门,这里是指地方衙门。意思是说,一个地方衙门如果没有幕友,也就不成其为衙门。按照清代从总督巡抚到州县大小几千个衙门,每个衙门有五个幕友计算,全国的幕友至少有数万人之多。

    如此庞大的幕友队伍,加上他们事实上影响甚至左右着清朝各级衙门的运转,因此他们的地位与作用在当时就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乾隆时期史学家邵晋涵说:“今之吏治,三种人为之,官拥虚名而已。三种人者,幕宾、书吏、长随。”曾做过34年幕友的汪辉祖对此深表赞同,并说“官之为治,必不能离此三种人,而此三种人者,邪正相错”。他还说,到乾隆中叶,就幕友而言,要寻找正派的,十人中已找不到四五人了。

    幕友又称幕宾、西宾、宾师等。据郑天挺《清代的幕府》的研究,秦朝张耳少年为客,李斯曾做吕不韦的舍人,以及东汉时的门生故吏,都是幕友的原始称呼。师爷虽然出现得早,但只有到清代才真正发达起来,因而形成专门的“幕道”或“幕学”,《幕学举要》、《入幕须知》、《办案要略》、《佐治药言》之类幕学书成为学幕者的必读书。学幕必须拜师,学成才能行幕。学习的内容也以审理裁决民刑案件,征收钱粮赋税,开支各种费用,往来文件,缮写公私函件,考核征收田赋为主。这五方面的知识,成为日后从幕的专业资本。相应地,幕友也分为刑名、钱谷、挂号、书启、征收等五大类。品德修养方面的学习,包括尽心、尽言、不合则去等内容。据清代名幕汪辉祖讲,他学刑名一幕,就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幕友以通晓刑名律例、钱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星河织女牛郎的...
一、天边的织女 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牛郎织女是最为人知的一对恋人。他们的故事被编纂进了《山海经》、《史记》和《聊斋志异》等著名文献之中。关于这一对情侣,最...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血脉图考察...
一、引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色而著称。作为一个多世纪的封建王朝,明朝的兴衰成败不仅体现在它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上,更体现在它那...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第17位帝...
追寻明朝的最后一刻:明朝第十七位帝王的历史足迹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朝以其繁荣昌盛和严格的封建制度而著称。然而,这段辉煌时期并没有逃脱衰落的命运。在这条光...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盛衰转折从...
明朝盛衰转折:从嘉靖之变到崇祯末年 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 在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从嘉靖帝开始,宦官专权、皇帝沉迷私生活,最终导致国家政务无法有效管...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