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溥仪做过三年皇帝就是不准起谥号
身为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经历其实是很特别的,他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国愚昧落后,而西方世界却日新月异,呈现蓬勃的生机。
溥仪无疑是最不幸的皇帝,但他又是经历最丰富多彩的皇帝,他被日本人掳到东北,在日本人建立的国家中再一次成了皇帝。虽然他三次当上皇帝,但一次也没体会到权力的乐趣。不过他倒是见识了很多新奇的玩意,比如小汽车。
在中国的皇帝中,只有他一个驾驶过汽车,这些现代人才有的体验,他也都经历过,这对于他苦闷的皇帝生涯而言,无疑是一种乐趣。
不过虽说体验过新奇玩意,也不能缓解溥仪郁闷的心理,比起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还是新中国更让他郁闷。因为即使权力形同虚设,起码“皇帝”这个名分能让他心满意足,而在新中国,他以战犯的名分在抚顺管理所进行改造,其实跟当地的罪犯没啥两样,溥仪不明白,他犯了什么罪?他最大的罪就是不该生在帝王家。
一般人总幻想有一个尊贵的出身,但有一个尊贵的出身不等于有一个顺遂的人生,人有时候反而会被出身所累,溥仪就是这样的。
六十年代,溥仪改造得差不多了,政府批准他跟随参观团去旅游,还可以带亲属,参观的地方是西安、洛阳等文化古城。
溥仪表现得十分兴奋,尤其是在西安古城穿梭的时候,他高兴得像个孩子,长期的关押生活让他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在洛阳溥仪参观了龙门石窟,这座北魏的佛窟令他大开眼界,不过对于佛窟遭到破坏,也让他很痛心。
最让溥仪难忘的是他们在洛阳的拖拉机厂看到他从未见过的全身通红的拖拉机,溥仪摸摸这个大家伙,对厂长说:“我能不能驾驶一下它?”厂长震惊地看着这位末代皇帝,想了好一会,才说:“可以”。
其实他要是还是皇帝的话,没人会答应这个要求,古代的皇帝自由很少,大家都担心他出意外,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正因为他普通人的身份,才做了历代皇帝都没做过的事情。
溥仪有驾驶汽车的经验,所以拖拉机很容易就上手了,不过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让他很不爽,而且把他颠得差点怀疑人生。虽说是普通人,但也曾经是金枝玉叶,这种大幅度的震荡,差点把他脑神经震坏。溥仪下车后,没提出再开一次的要求。
他说:“驾驶起来没小汽车好,实在太不舒服了。”大家面面相觑。皇帝到底是尊贵,这种苦他哪里吃过,不过他还是很兴奋,沉浸在体验新事物的喜悦中。
溥仪最失落的一次“旅游”应该是北京故宫,大家让他买张门票,他闷闷不乐地说:“我今儿个回自己家,还要买门票?”
作为一个末代皇帝,是溥仪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总起来说,他的一生是苦多乐少。背负着那样沉重的出身,苟且的生活着,这是身为皇帝最怕的事情了。一九六七年,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他葬在八宝山,结束了他悲凉的一生。
皇帝死了,一般会有个谥号,溥仪死的时候是平民身份,所以他的谥号,是大家苦恼的事情。新中国是不会给他安排什么谥号的,也不信这些,可溥仪的亲戚却一直良心不安。
溥仪在的后裔,溥仪的爱新觉罗家族,一直记着溥仪没有谥号和庙号的事情,在他逝世之后六年,给了他谥号和庙号。
庙号“宪宗”。
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确实有点长,不过每一个字都是用心拟的,可看出家族对皇朝盛世的依恋和不舍。
跟以前的皇帝不同,溥仪的谥号和庙号是家族拟定的,并没得到我们的认可,至今没人认可他的谥号,这也是他生为末代皇帝最大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