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反裘负薪的典故

反裘负薪的典故

反裘负薪是什么意思?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精彩的历史成语故事!

  

反裘负薪的历史故事:

魏文候是战国时一位聪明的君王。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着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着柴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皮裘背柴呢?”那人说:“因为我太爱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

第二年,魏国东阳地区上贡了平时十倍的钱粮,大臣们都向文侯祝贺。文侯却忧心忡忡,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啊。就像那个反穿皮裘背柴的人,因为爱皮裘的毛,忘了皮裘的里子更重要。现在东阳的耕地没有增加,老百姓的人口没听说增多,可是钱粮却增加十倍,这一定是当地官员盘剥得来的。我听了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这样下去,国家不能安定,你们为什么要向我祝贺呢?”

反裘负薪的基本信息:

成语:反裘负薪

拼音:fǎn qiúfùxīn

解释: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反裘指毛朝里。反穿皮衣,怕的是把皮衣的毛磨掉。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例句: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宋书·范泰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知轻重本末

启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大家不能背道而驰,应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舍本逐末,否则最终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传统故事的酒家...
在那寒冷的冬天,李白常常来到采石矶的一家酒店里寻找温暖。这个酒店由鲁老板经营,他表面上对人和颜悦色,但骨子里却是个狠角色。他用尽手段榨取每一分钱,从酒保到...
世界历史故事 介绍一位历史人...
穿越时空的智者:探索古代思想家孔子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孔子的哲学家,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严谨的教育理念,影响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孔子是...
世界历史故事 二战时期的著名...
雪原上的孤狼:拉斯诺夫少校的英勇事迹 在二战时期,世界各地都有着无数令人敬佩的故事,其中包括苏联红军中一名叫做瓦西里·拉斯诺夫(Vasily Zaitse...
世界历史故事 乡土回忆-农村...
农村老人的故事库:传承与变迁 在一个宁静的乡间小屋里,老张坐在火炉旁,手中紧握着一把剪刀,他的目光透过窗外那片金色的稻田,一直望向远方。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