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反裘负薪的典故

反裘负薪的典故

反裘负薪是什么意思?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那这个成语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精彩的历史成语故事!

  

反裘负薪的历史故事:

魏文候是战国时一位聪明的君王。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着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着柴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皮裘背柴呢?”那人说:“因为我太爱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

第二年,魏国东阳地区上贡了平时十倍的钱粮,大臣们都向文侯祝贺。文侯却忧心忡忡,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啊。就像那个反穿皮裘背柴的人,因为爱皮裘的毛,忘了皮裘的里子更重要。现在东阳的耕地没有增加,老百姓的人口没听说增多,可是钱粮却增加十倍,这一定是当地官员盘剥得来的。我听了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这样下去,国家不能安定,你们为什么要向我祝贺呢?”

反裘负薪的基本信息:

成语:反裘负薪

拼音:fǎn qiúfùxīn

解释: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负刍”。

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反裘指毛朝里。反穿皮衣,怕的是把皮衣的毛磨掉。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例句: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宋书·范泰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知轻重本末

启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大家不能背道而驰,应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舍本逐末,否则最终只能起到相反的结果。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一千零一夜中的...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被誉为“一千零一夜”的古老故事,这个名字不仅是对故事数量的一个粗略估计,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口头文学的象征。它源自于阿拉伯民间传说,后来...
世界历史故事 正说清朝十二帝...
在古老的清朝宫廷中,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或格格,这两个称呼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我们从《公羊传》了解到,公主这个称呼源自天子嫁女给诸侯时,必...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庆功阁二十...
在那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里,明朝庆功阁静静地立着,它见证了一个个英雄的荣耀和历史的变迁。在这个地方,有一群人,他们是那些为国捐躯、威武不屈的战士们。他们被称...
世界历史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第...
孙家绝嗣:探秘明末孙一的悲剧命运 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名字如同过往的风,轻轻地吹过我们的耳边,却又不留痕迹。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中的孙一,便是一位被时光遗忘的...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