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用夔皮制鼓的神话故事
在那遥远的古代,时间仿佛是一条不停流淌的河流,而历史则是在不断发展中展开。作为一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对古老故事热爱的人,我将带你穿梭于刀光剑影之中,探索黄帝如何用夔皮制成鼓的神话传说。
这个故事源自中国古代关于鼓的产生,有关“夔皮”冒鼓的传奇。《山海经·大荒东经》描述了夔,是一种生存于东海流波山上的神话生物,它以牛形体态无角,出入水时必定引发风雨,其光芒如日月,其声如雷,因此被称为“夔”。后人认为这种生物可能与巨大的鳄鱼相似,它通过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产生美妙的声音,这种奇异而又令人心动的情景让我们想象到上古时代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幕。
在那个年代,人们使用兽皮和陶土来制作鼓。据《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龟,伊耆氏之乐也。”这表明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土鼓”,即陶器构造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由日常工具演变而来。传说伊耆氏用草编成的木槌敲击这些陶制鼓,因其良好的共鸣效果,使得声音既雄壮又能远传,从而被用于军队中的助威作用。而《吕氏春秋·古乐篇》则提到了,用麋鹿皮蒙在瓦缶口上,用草根作打撩子,也是类似的土鼓。
黄帝身边有一位叫常先的大臣,他创造了许多狩猎工具。在一次偶然间,一头野牛被剥下了皮,并且搭在一个空心木墩上。当常先忘记此事后,那个木墩因长时间暴晒收缩紧裹住牛皮。一名年轻人贾齐无意间拍了一下,这个物件竟发出咚咚的声音。这次偶然发现启发了常先,让他选择一棵空心树做成圆形,再用鹿、羊或牛皮蒙两头,便可以随手拿动,并由仓颉命名为“鼓”。然而,由于鹿、羊皮并不结实,只要稍微用力敲就容易破裂,所以最终还是决定使用野牛皮。
捕捉野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们非常凶猛。不过,在玉帝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去《兵书》的路过中,她发现常先正为寻找适合蒙装新型玩具——新的动物模拟用的兽革而烦恼。她托梦告知常先,在东海流波山附近居住着一种怪兽——形状如牛但没有角,只有一只足;每当出现便会引起海面上的风雨。此外,还有一种雷兽喜欢仰面躺卧,用爪子敲腹部,每敲一下都会发出巨大的雷声。
九天玄女告诉常先:“使用夔牛皮制造大型战场用的方形拨响装置(即大号),以及雷兽骨制成的大号打撩子的材料,将会创造出地动山摇般强烈的声音,不仅能够震慑敌军,更是展示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醒来的常先立即向黄帝报告他的梦境,结果得到命令由应龙、大鸿及其他水域熟练者前往捕捉这些奇特生物,然后按照设计制作出800张从夔身上取来的大号,以及160根来自雷兽骨骼的大号打撩子。在涿鹿大战爆发时,大型战场音乐激荡四方,以至蚩尤军队未战即溃,最终导致蚩尤被消灭于涿鹿之野。此刻,我们可以想象,当那些武器碰撞、士兵们勇敢冲锋时,那些悠扬旋律如何回荡在耳畔,为胜利增添了一份不可思议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