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中华辉煌历程43 - 李斯之逐客谏言
在那遥远的古代,秦国虽然遭遇了邯郸之战的挫折,但它依旧如同一股磅礴的洪流,继续向前推进。在公元前256年,那一年春天,它再次挥师北上,与韩、赵两国展开激烈交锋,最终以胜利告终。接着,秦军不仅扫平了挂名东周王朝,更是将其彻底铲除于历史的舞台上。
当时,秦昭襄王驾崩,他孙子庄襄王继位,不过短短三年便也离奇逝世。十三岁的小太子嬴政继承大统,此时掌控朝政的是权臣吕不韦。他原本是一位商人,但凭借辅佐庄襄王登基而成为相国。吕不韦效仿孟尝君,将自己的府第变成文化教育中心,不仅收留了大量门客,还包括来自列国的人才。
这一切都发生在那个充满争鸣与学问交流的战国时代,而吕不韦为了彰显自己和他的门客们所创作的一部著作《吕氏春秋》,甚至悬赏千两黄金,以吸引人们提出建议。此举使得他声名远播。
随着时间推移,秦王政逐渐长大,在他二十二岁那年,一场宫廷叛乱爆发,对吕不韦构成了威胁。这场危机过后,秦王政决定免去吕不 韦职务,并对其施加压力。一旦吕不韦失势,便被一些贵族和大臣指责为“外来人才”,他们主张驱逐所有非本土官员。于是,“逐客令”出台,大量外籍官员不得留在咸阳。
李斯,这位楚国来的儒家学者,因受到荀况教诲,被选中成为汉室的一个重要顾问之一。但就在这道令下,他也沦为被迫离开的人之一。他愤愤地提出了反驳意见:“自从百里奚到张仪,每一位君主都倾注重托于外邦智士,以至建立霸业。而今,你陛下却意欲排斥这些人才,是不是助长敌手?”他的言辞深刻触动了秦王的心,使得最后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地位。
然而,就在此时,一段新的故事即将展开:李斯重新获得信任并开始筹划更大的计划,同时韩非,也就是荀况另一位学生,从韩国逃难到了这里,为了一生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写就了一部书——《韩非子》;这部书正好落入了恰逢其时且渴望强盛帝国统治手中的秦始皇之眼,让他看到了无尽可能性的光芒。而对于这个新出现的人才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