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中有哪些著名的小气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49式动作又是怎样的趣事呢
古代社会中,有哪些著名的“小气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49式动作又是怎样的趣事呢?
吃个鸡蛋,至于吗?
清代的江宁巡抚汤斌被尊为“理学名臣”,一生以清苦的生活自我砥砺。一天,他查看家中账本,发现上面开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我来到苏州还从来没有吃过鸡蛋,到底是谁买的?”下人答说是公子。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苏州物价这么高,能和我们老家的鸡蛋一个价吗?你想吃鸡蛋,就回老家去吧……”
节省粮食,不留余地
唐代时期,有一位荆州长史夏侯处信素,以吝啬闻名。在一次接待客人的场合,他告诉仆人准备饭食时,只需要两升面就足够两人用。然而,当客人告辞后,他却生气了,因为那份面已经开始和了。夏侯处信指着仆役骂道,然后命令将已经和好的面全部烤成饼作为工作餐。
太吝啬,将遭报应
五代后的后汉时期,一位吏部侍郎张允异常吝啬,即使对自己的妻子也如此。在担心妻子私自取钱的情况下,他把所有钥匙挂在腰间走路声响叮当乱响。结果,在兵变发生时,由于这声音,被人发现并盗走了所有钥匙。当他回到家中一看,大部分财产早已被盗。
儿子的逝世,却不愿提供衣服
五代期间的大词人韦庄因其词作而知名,但他的吝啬同样广为流传。他对于每次做饭所用的米量、柴火都有严格规定,即使烤肉也不放过分量的一点。而他的儿子八岁便夭折入葬时,其母试图为孩子穿上生前衣服,却被韦庄剥下来,只给孩子睡过的旧草席做棉包裹,并带回家。此举显示出他极端节俭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