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青龙民间故事中的百变英雄
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这七宿的形状极似龙形,又因在东方属木,故称青龙。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
东方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些星座被古代中国天文学家选择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四方,就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地方一样,所以被称作二十八宿。又将其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分为东、中西北宫,每宫七宿,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每一个东方七宿都有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意义:
角,即 dragon's horn,在现代星座系统中属于室女座。
亢,即 dragon's throat,也位于室女座。
氐,可理解为 dragon's front leg,是天秤座的一部分。
房,即 chest of the dragon,是天蝎座的一部分,被认为是 dragons' steed。
心,即 heart of the dragon,也位于天蝎座,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商星或火大火。
尾,即 tail of the dragon也是由较亮恒星组成,与心同样位于天蝎座,为人所熟知的是其中最亮的一个叫做 lambda Serpentis(λ Ser)。
箕,即 a winnowing basket,它们形成了一个簸箕状图案,是人马座的一部分。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恒星来构建出一个复杂而精确的地球坐标系,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中国文化对自然现象深厚的情感投资,以及他们试图用自己认知出的规律去解释宇宙结构这一创造性的努力。这不仅展示了人类对于探索未知世界渴望,更反映了我们与自然之间无尽美好的交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