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大明皇后孙若微的夏日降温秘籍古人如何应对酷暑

大明皇后孙若微的夏日降温秘籍古人如何应对酷暑

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生活在北京的人们面对四季分明、寒冬酷暑的严苛自然条件时,需要依靠自身素质和一些基本防寒防暑措施来抵御。虽然北京地处北方,但夏季仍然十分炎热,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感觉非常敏锐,即使是微小的气温变化也可能导致不适,因此,在盛夏之际,紫禁城里设置了必要的避暑设施。

那么,紫禁城里有哪些避暑措施呢?每到酷暑,这里的传统方法虽然没有现在设备效果显著,却也是巧妙利用自然之物的一种奇思妙想。他们具体是如何进行防暑降温的呢?

首先,有暗藏玄机的房檐。在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中,“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角度(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来设计出檐角度。宫内北房有这个角度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遮阳;到了冬至前后,则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其次,还有一种竹帘、凉棚营造出来的小阵阵清凉。宫中营造人工阴凉方法也不少,比如悬挂帘子,一方面可以遮挡阳光,一方面也留有空隙保持通风。帘子的挂放也有规定,不同级别的人物使用不同等级的地帘,有的是用斑竹、香妃竹编织,也有的低级别的是用苇箔编成。此外,还搭建凉棚,用简单圆木作为支架,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可以卷展使用,当烈日当头的时候展开遮挡阳光,而早晚时再收起来通风。

最后,还有一种冰桶凿孔送凉风。在那没有电扇和空调的情况下,大量储存冰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我国北方,由来已久。而且,《大清会典》中记录了清代紫禁城及周围地区设立大量官窖用于储存冰块。当年的“冰箱”比起现在简陋得多,但构造合理实用。当时“冰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降低室内温度,其隔热性能良好,而且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空调”效应。

除了这些传统方法,大明皇后孙若微时代还有一项特殊措施,那就是帝王子康熙皇帝以后,每年夏季都会离开故宫到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舒适生活追求的心愿,同时也是古代文人的智慧与美学体现。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笑声穿越千古2...
笑声穿越千古:20个让你拍案笑目的神话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神话故事如同天上的星辰,璀璨夺目。它们不仅仅是人们传唱的口头文学,更是智慧与幻想的结晶。今天,我...
世界历史故事 乱世传统文化典...
我是浞城恒达当铺王掌柜的独生闺女。父亲家资万贯,娶了三房夫人,只给我一个闺女。我娘是三房,大太太总认为我脾性懦弱,所以只给了我一套老宅。我和娘靠租房为生。...
世界历史故事 历史的迷雾揭秘...
在浩瀚无垠的时间河流中,历史如同一张复杂又神秘的地图,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未被发现的宝藏。这些宝藏不仅仅是金银财宝,而是那些深藏于尘封记载中的故事、人物和事...
世界历史故事 春节晚会的幽灵...
春秋时期,齐国美女文姜的名声远播,她被诸侯国追求无数。然而,齐僖公有意让她嫁给郑国的太子忽。理由在于郑庄公曾帮助齐国抵御北戎,同时联姻能增强两国关系。但太...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