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江郎才尽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自然之韵

江郎才尽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自然之韵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一个著名的成语典故——“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最初用来形容南朝诗人江淹年老体衰之后,文思枯竭,不再能写出佳作。《南史》中除了记载了江淹故事外,还有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南朝的江淹,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可以还给我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 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其实并不是江淹果然已经用完了,而是由于政务繁忙,以及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所以缺乏才气。在这种养尊处优环境下,即使曾经为官,也无法保持创作热情,最终导致作品逊色。这一点早已引起人们对“江郎才尽”真实性的质疑。

古直《诗品笺》引张溥的话道:“ Jiang 文通遭梁武,一度生怕被梁武帝妒忌,不敢以文陵主,因此推说‘才尽’。”这说明即使是最优秀的大师,如同沈约这样的饱学之士,在面对权势和权力的压力时,也难免要避让三分,以免招致祸端。而这种现象,是历代文人的共同命运之一。

随着时间流转,这个成语被用于嘲讽那些因种种原因失去了创作热情或能力的小人物。但对于真正理解过世态炎凉、深知世事如烟的人来说,“才能尽”并非真的意味着个人能力耗尽,只不过是一种生活中的磨练与选择,让我们思考,在追求卓越与坚持原则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的道路?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蒙古大汗的征途...
孛儿只斤·和世瓎,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第十三代大汗,元武宗长子,元文宗之兄,以1300年十一月壬子生于大德四年。天历二年正月丙戌(1329年2月27日),...
世界历史故事 红楼梦里的近代...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红楼梦》是一部极富代表性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曹雪芹笔下的宝石山庄和其主人公贾、史、王三大家族的兴衰,更透露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深...
世界历史故事 LL999.榴...
品味甜蜜:探秘LL999.榴莲官网的鲜香世界 在热浪与炎暑中,人们总是寻求一种解脱,一种能让心情轻松、口感美妙的享受。榴莲,无疑是这一季节最为人所喜爱的一...
世界历史故事 传统经典民间故...
古老时光中的奇幻旅程:解读传统民间故事的魅力 在一个遥远而又熟悉的地方,存在着一座充满神秘与浪漫的图书馆。这里不仅珍藏着世界各地的经典文学作品,还有无数被...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