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江郎才尽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自然之韵

江郎才尽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库900题自然之韵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一个著名的成语典故——“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最初用来形容南朝诗人江淹年老体衰之后,文思枯竭,不再能写出佳作。《南史》中除了记载了江淹故事外,还有类似的“索锦”的故事,发生在张协与江淹之间。南朝的江淹,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握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掏出几尺绸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可以还给我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后,江 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其实并不是江淹果然已经用完了,而是由于政务繁忙,以及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所以缺乏才气。在这种养尊处优环境下,即使曾经为官,也无法保持创作热情,最终导致作品逊色。这一点早已引起人们对“江郎才尽”真实性的质疑。

古直《诗品笺》引张溥的话道:“ Jiang 文通遭梁武,一度生怕被梁武帝妒忌,不敢以文陵主,因此推说‘才尽’。”这说明即使是最优秀的大师,如同沈约这样的饱学之士,在面对权势和权力的压力时,也难免要避让三分,以免招致祸端。而这种现象,是历代文人的共同命运之一。

随着时间流转,这个成语被用于嘲讽那些因种种原因失去了创作热情或能力的小人物。但对于真正理解过世态炎凉、深知世事如烟的人来说,“才能尽”并非真的意味着个人能力耗尽,只不过是一种生活中的磨练与选择,让我们思考,在追求卓越与坚持原则之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的道路?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清朝12个皇帝...
清朝12个皇帝中,你知道他们新年赐福求财运的秘密吗?从康熙帝开始,每年的冬至前夕,皇帝都会亲笔书写“福”字,悬挂于乾清官正殿,并张贴宫廷内苑各处。嘉庆帝更...
世界历史故事 元朝灭亡的原因...
元朝成吉思汗皇帝简介:征服者世界之首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成吉思汗被誉为“世界的征服者”,其名字如同闪电一般划过时空,留下了无数传奇和传说。今天,我们...
世界历史故事 唐朝末代皇帝与...
在天祐元年的十月,中国遭遇了日食,这一现象被解释为阴月遮阳,表明太阳被阴暗的力量所掩盖。李祝作为朱全忠的傀儡皇帝,就像是乌云覆盖了太阳,他自己的光芒被奸臣...
世界历史故事 奇幻生物-高清...
在遥远的神秘森林中,有一种被称为“高清人和猪”的奇异生物,它们的特征是体型细长,颇有几分钻头的相似之处。这些生物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它们居住的世界充满了不可...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