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庵里的典故故事简短
在漳州城南十二公里处,九龙岭下,有一座古庵庙。榕树覆盖,石碑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这是木棉庵,闽南的文物古迹。历代骚人墨客到此凭吊,无不歌颂郑虎臣为国除奸壮举。
贾似道,是南宋时代的人,他的行径极坏。他凶狠毒辣,独断专横,祸国殃民。他的兴衰史和罪恶史主要体现在二次战争上:一次是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忽必烈南侵,但贾似道却不战自退;另一次是在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忽必烈再度南侵,朝臣请敕贾似道抗御,但他竟孤舟逃往扬州。
郑虎臣,本是一名武举人,他一家屡受贾似道陷害。在途中,他喝令打掉轿盖,让贾似道头晒烈日,又教轿夫们唱着戏谑他。当他们行至木棉庵时,由于病笃的贾似道求死,便被郑虎臣锤杀。
郑虎臣诛杀了贾似道伸长了人民的正气后来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在此立石碑纪念,现在存的是清朝乾隆年间重立的石碑旁边还有现代人的诗句刻写:“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方暴日奔,不知谁能成劲节,一千古一碑存。”
关于木棉庵中的这段历史,有很多题咏,如清代龙溪人张士楷诗云:“尚方斩马定须携,不觉捐躯未怆凄;往事已埋秋壑里,只斜阳自转木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