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西疆大臣金运昌轶事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传统文化小故事犹如古老的灯塔照亮历史的迷雾
在清朝的晚年,安徽盱眙县出身的金运昌,以其不凡的一生和传奇般的故事,被后人铭记。他的墓地位于明光津里西北方向的大桥村附近,一座占地十亩左右的古墓,前面排列着石人和石马,显得格外壮观。墓前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功威塞北长城倚,名震神州定国基。”这座墓是纪念金运昌及其父小金郢最大的官员。
根据历史记载,金运昌原名郭宝昌,是凤阳总兵郭宝昌养子,因屡立战功升至提督并归还本姓。在同治八年的战争中,他率领部队与湘军刘锦棠围攻金积堡成功击败回民军,其勇猛无比被朝廷表彰,并授予黄马褂、驻缠金。此后他又平息了甘肃回民马胜福之乱,被晋封头品官服驻包头。随后左宗棠派他西征,最终成为乌鲁木齐都督,在那里他利用自己的俸禄兴修水利、建造桥梁,并为灾民提供救济。他的事迹感动了李鸿章,被特建坊来表彰。
光绪十一年因病辞官归里,不久去世,其妻妾殉节获旌表彰。而关于他的传说则流传至今,其中包括一个关于少年时期讨饭路过私塾窗外跟读书声的小故事。这段经历让先生深受感动,将他免费入堂读书,使得这个贫困家庭出生的孩子能够学习到文化知识,为日后的辉煌事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