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望仙桥儿童寓言故事100篇中的人物篇章
早先,在杭州鼓楼附近,隐藏着一座名为望仙桥的小石桥。桥边,有个外科郎中,他的名字被人们忘记,只留下了“烂疮郎”这一称号。他拥有一副粗犷的面容:宽额头、粗眉毛、高鼻梁和阔嘴巴,脸上长满络腮胡须;两腿生有烂疮,一脚高一脚低,他坐在大布伞下行医,一晚躺在破药箱上困觉。
起初,人们因为他的外表不信任他,但后来一个三年未愈合的烂脚病人到处求治无效,决定试试运气,就来到了大伞下的郎中那里。不料,这位郎中给了他一张狗皮膏药,三天之后,那人的烂脚竟然好了。消息传开后,每天都有人前来求助。这位郎中就用那款狗皮膏药,为许多人治愈了陈年的疤痕。这一下子,他的名声在杭州城内迅速传开。大家还给他取了一個绰号叫“赛华佗”。
随着赛华佗的名声越发显赫,不少挂牌的大夫和药铺老板开始感到威胁,他们联合起来向知府送去银子,要求把赛华佗驱逐出市。此事得到了知府的青睐,便派衙役将赛华佗带走。
在审讯过程中,当知府拍响惊堂木时,对着赛华佗喝道:“混蛋!见了本府怎不跪下?”然而,当知道自己是跷拐儿且膝盖骨硬时,从不俯首认罪。知府又次拍响惊堂木:“你叫啥名字?从哪里来的?”但当问及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时,却只能回答说“我没有取过名字,不过 杭州百姓送我一个外号,我叫赛华佗。”
知府听后哈哈笑道:“好一个赛华佗!亏你自己说得出口!你既有赛华佗的本事,为何不先把自己的烂脚治治好呀?”就在这时,知府突然感觉背脊上传来一种难以忍受的瘙痒感,用手摸索却找不到任何东西,只见_race_hua_tao_冲着他哈哈大笑,“知府大人哪,你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随即指出了社会各行各业之中的矛盾与讽刺,比如屋顶工人住茅草房、养蚕的人穿破衣裳等。
此番质问让知符无言以对,被迫拍响惊堂木,大呼“掌嘴”,并命令关入死囚牢里。但没想到,在此期间自己也患上了疔疮,并不断恶化。在师爷建议之下,最终不得已召回原来的治疗者——那位被捕而今身陷囹圄中的"烂疮郎"。
待到烂疮郎抵达刑场执行死刑前夕,他沿途经过小石桥,看着那个曾经撑大伞摆放药箱的地方。他向围观百姓们告别,说“乡亲们啊,如果官法要杀我,我也不愿意走啦!”然后纵身跳入河水,“扑通”一下消失于水面之下。一股青烟升起,将其吞噬而去,而众人则相信这位“烂疮郎”其实是个神仙,不久之后,这座小石桥便被命名为望仙桥。而每逢四季八节,都有人前往这里期待这个神奇人物再次出现,为他们带来健康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