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与清朝相比何以短命皇帝易主实为元气大伤清朝闭关锁国以求自保但最终仍难逃历史的淘洗
首先,元朝皇帝普遍短寿,导致国家极其不稳定!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和末代元顺帝之间有9位皇帝,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短命。这9位皇帝分别是:元成宗活到42岁、元武宗活到30岁、元仁宗活到35岁、英宗活到20岁、泰定帝活到53岁(这是唯一超过50岁的)、天顺帝仅存8载、文宗活28年、世宗29年及宁宗7载。要知道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享寿69岁,而最高寿的乾隆享寿89岁,所以皇后宫普遍短命绝对是硬伤!
其次,是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巨大缺陷!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而且这一制度确实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权力的平稳过渡!但蒙古汗国出身的 元 朝脱胎于这样的文化背景,这使得 元 朝 皇 帝 不仅是 皇 帝,更 是 蒙 古 的 大 汗,而蒙古汗位传承制度则采用“幼子守灶”制度。在蒙古,一个家庭为了家族兴旺会养育多个儿子,只有小儿子留在家中照顾父母,其余儿子离开家庭自力更生,在父母去世后,小儿子继承所有财产。这一制度很符合草原生活方式,但运用在传统意义上的王室,则是一场灾难。首先,由于平稳生活和庞大后宫,使谁也无法确定谁是最小的儿子;其次,当君临天下时,大臣往往拥有强大的实力和资源,这些都是小儿子的所不能抗衡之事!
最后,还有国家制度失衡的问题!中原王朝自古以来,都在加强中央集权,以保证内政稳定。但 元 朝 则是个例外,它前身 蒙 古 汗 国 崛立奴隶制,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奴隶主对奴隶绝对支配关系,从而导致奴隶主给予手下得力的奴隶极大的信任。这本来没有什么,可是在 元 朝 中,大臣就被当作得力的奴隶头来看待,而君主制下的臣子,一旦获得无限信任,将会非常可怕!历史上 元 朝 丞相甚至可以和royal共治天下,有时候左右丞相甚至能决定royal废立。
此外,官员贪污成了他们日常行为的一部分,即使到了晚期的情况下亦然,他们把国家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库,一味索取却未进行任何治理工作!
物价飞涨社会动荡百姓衣食无着,最终引发民变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上述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整个帝国的情形,对于想要建立一个持久的大一统王朝来说,这些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游牧民族虽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但是他们也带来了许多不同于汉族习惯的地方,如对于战争策略以及管理方式等等这些因素也是造成它们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