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人再狠一点的话清朝后宫的秘密可能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皇帝求和投降的真实模样
如果李定国再狠一点,清朝皇帝可能就求和投降了。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养子之一,也是安西王,他在十岁时就随张献忠起义,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明朝灭亡后,张献忠称帝的时候,李定国才24岁,他成为张献忠的一员爱将。
《永历实录》记载:“长八尺,眉目修阔,躯干洪伟,举动有仪度”,在军中“独以宽慈著”。“临阵陷坚逐,死不置,名为小尉迟”。他骁勇超逸,更称万人敌。
清军入关后,张献忠战死之后,由于认识到反明的失误决定,便率领部众与当时的南明合作,再次参与抗清斗争。之后,又兵分三路合攻桂林,并成功攻克全州。面对孔有德的进攻,他使用战象为先锋,最终导致孔有德大败而逃。
湖广接连战败,使得清廷紧张起来,他们派出了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并趋长沙。此外,还派敬谨亲王尼堪任定远大将军,以率领三贝勒、八固山共十五万精兵夺回湖广之地。而《晋王李定国列传》中提到:“闻定国名,上下震动,有弃湘、粤、桂、赣、川、滇七省与帝媾和之议”。
由此可见,如果李定国能够坚持下去,即使是在最后被吴三桂绞死的情况下,他也会留下一番不同的历史局面。如果他能再狠一点,那么清室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