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列表中的守静者为何默默无闻除了开国与末代之外
元朝皇帝的轮换,犹如云卷云舒,短暂而频繁。除了开国之君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之主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多数皇帝被历史遗忘,他们的名字在记忆中闪烁、又迅速逝去。
从1279年统一中国到1368年的撤退,只有百余年,这段时间里,五代十一位皇帝相继登基,其中两位最为杰出,其余九位则匆匆即位而告终。平均每位皇帝执政仅四年左右,可见其更迭之快速。
元朝的内乱不断,如同一次次震动,无论是铁木迭儿的儿子铁失刺杀英宗,或是在1328年的双重称帝,即泰定帝与文宗之间的争夺,以及随后的明宗被毒死,每一次事件都削弱了这段时期的稳定性。
忽必烈驾崩后,他长子的真金早已不在人世,因此权力斗争开始,最终由他的孙子铁穆耳成为成宗,并传位于他弟弟答剌麻八剌的小儿子海山,是为武宗。但爱育黎拔力八达却撕毁了兄终弟及的约定,为后续内战埋下伏笔。他儿子的硕德八剌遇害后,天顺帝也遭到了图帖睦尔的手刃,而和林中的明宗最终也是毒酒所致。
这样的兄终弟及传承,使得每个新君必须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从而引发更多权力的角逐。宁宗和惠宗虽然最后得以登基,但他们的地位依旧脆弱。这段历史,让我们难以把握哪些人物真正留下了印记,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多数,则像过江之鲫般,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