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宋朝开国皇帝的艺术梦想者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赵佶出生于元丰五年六月七日,是宋神宗的长子,但因早逝的兄长们,他成为继承人。在哲宗去世后,由于太后的支持,赵佶被立为新一任皇帝,即徽宗。
徽宗即位后,展现出了对艺术尤其是书画的热爱。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推动了绘画艺术,使得宋代绘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他还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被称为“瘦金体”。这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既有政治地位又有艺术才华的人物。
然而,在他的统治期间,也出现了腐败和奢侈的情况。他受到了蔡京等人的影响,他们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却无恶不作。这导致了社会经济的大量损失,最终导致了民变四起,如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等,这些都威胁到了北宋的稳定。
尽管如此,徽宗在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宫廷中充满了道教仪式,他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在他的统治期间,还设立了一套关于道家的官职制度。
靖康元年的金军入侵迫使徽宗禅让给太子赵桓,但随着情况恶化,他也遭到了金人的俘虏。当时期结束时,他在五国城去世,而他的尸体最终是在南宋时期迎回并埋葬于绍兴永佑陵。